高大文林苑

 

首頁

高大樂逍遙

點燃生命之火

通識報馬仔

 

創作閱覽吧

 
     
 
   

張朝量-服務週誌

學生姓名

張朝量

服務機構

屏東天主教孝愛仁愛之家

第  5 週

10/15

本週服務時數

  3 hr

機構督導

 

學校督導

黃德芳老師

累積時

 

服務內容

流程摘要

(Reporting)

今天我們預定目標,是要採訪一位老人以及跟二十位老人進行”手作”這項作品的照片攝影!

出發前,老師給我們的資料是一位高齡百歲的盧爺爺,由於爺爺僅能用日語或是台語進行交談,所以要進行採訪工作時就讓我們相當的煩惱。抵達「孝愛仁愛之家」的時候,我們便著手布置,四處拍攝後製跟美編可能需要的鏡頭,並等待長者的到來。
    最後,我們跟十餘位長者進行拍照活動,而採訪對象也改成跟趙奶奶進行,本來名單上的長者,有一些是需要去樓上爭取同意並進行拍攝,但是我們這組因為時間關係就沒有加入。

一、服務感想:(Responding)

從一開始分配工作的時候,我就決定要擔任負責採訪的人,想要在最前面了解該服務的人以及他們的感受,但是剛開始太過於緊張,導致應該要先自我介紹的部分,似乎沒有做得很完善,直到漸漸地進入狀況後,我也感覺到所謂『吃虧就是占便宜』這句話。在服務進行中,雖然我們花時間在他們身上,但是我們也在他們身上學習到不少,甚至從他們身上得到了關心、認同、鼓勵,我想我獲得的比所付出的還多了很多。

 二、自我成長:(Relating)

一開始選課的時候,我只是想要在上了大學後,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發現我們服務對象為老人,剛好可以學習如何和長者互動,特別是我與奶奶同住,所以我更想修這門課,讓我可以了解一些老人的想法。去訪問的時候,趙奶奶很熱心,就像把我們當成她的孫子一樣地看待,我也從訪談對話中,了解到老人需要的往往只是簡單的關心、偶爾抽空陪他們聊聊天,哪怕時間再短,只要有這心意,他們就會很知足了,這也讓我想到我有多久沒和我奶奶聊天了,此後,我也在回宿舍後撥了通電話,跟奶奶聊天。

三、我的反思主張與理由依據:(Reasoning)

有時候人雖然有心,卻往往在錯誤的地方做了很多不是最需要的事情,我想在對的地方做事情,比在不對的地方做,要實在許多。

我在參加學校辦的基礎訓練,聽到一句讓我省思很久的話,並牢記在心!『在別人的需要裡, 看見自己的責任。』有時候自己所認為對的事情,對其他人卻未必是所需要的!

四、延伸補充:(Reconstructing)

我想服務或許對某些人是一時興起,但對某些人的意義卻是一輩子的,當最需要受幫助的時候,獲得的幫助是一位毫無關係的人時,那時湧出的感動確是無可比擬的,那何不將每次的服務都當成自己的第一次,將那熱情、初衷表達的完善。

 

曹雅涵-服務週誌

學生姓名

曹雅涵

服務機構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

第12週

2011/12/3

本週服務時數

  3 hr

機構督導

 

學校督導

黃德芳老師

累積時

13

服務內容

流程摘要

(Reporting)

到孝愛仁愛之家發表手作作品以及陪伴關懷老人。

流程:

12:50-13:00校門口集合出發
14:00-15:30 彩排走位與展場佈置
15:30-15:40 成果發表會開場:牽阮的手手語歌表演
15:40-16:20 孝愛大戲院-生命劇坊手作
好的工作就是可以連接到愛/生命劇坊片頭播放
第一組(照片10張PPT+影片)第二組(照片10張PPT+影片)
第三組(照片10張PPT+影片)第四組(照片10張PPT+影片)
手偶戲趣味影片
16:20-16:25 手指團康(妙瑄助教)
16:25-16:35 手影戲劇表演(全體)
16:35 大合照賦歸

一、服務感想:(Responding)

     我是第一次到「孝愛仁愛之家」服務,因為上次沒有去的緣故,感到有點生疏,但是老師和同學們熱情的參與,我感受到原來服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雖然一開始要替老人們  推輪椅讓我感到很緊張,深怕一不小心就會弄傷他們,但是看見老人們對我親切的微笑,我才鼓起勇氣去推輪椅,這也是我克服心理障礙的一大突破,在孝愛我看見一群可愛的老人們,因為有他們,我們的活動才能夠成功。

二、自我成長:(Relating)

在孝愛我看見老人們雖然身上帶有病痛,但還是面帶笑容,努力迎接每一天的開始,讓我十分感動,因為身體上的不便,並沒有影響他們那顆赤熱的心,雖然我活了十八個年頭,不能和那些六、七十歲的阿公阿嬤們相比,但我在他們眼中看見熱情,在他們身上看見歲月,因為時間總是流逝的很快,所以我們更要把握光陰,珍惜當下每一刻。

三、我的反思主張與理由依據:(Reasoning)

生老病死是人們在生命的路程上必經的一環,但是如果能從年輕時候,好好的把握光陰,完成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照顧好自己,將來到老的時候,自己回首當年就不會有遺憾,在孝愛,我雖然不能理解他們所表達的,但我相信他們的心中,對我們總是有這種期許,期許我們能活的更好,到老的時候不後悔。

四、延伸補充:(Reconstructing)

現今社會有許多老人安養問題,雙薪家庭無法照顧家中老人,我覺得現今這世代應該提供老人更舒適安全的環境,與老人互相溝通,雖然過去安養院總是有些負面的看法,但現今安養院有專業的人員可以照顧老人們,更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到傷害,所以安養院並不應該被冠上是被不孝兒女所送去的地方。

 

 

     
 

發行單位: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發行人:洪碩延   

執行編輯:賴素玫、蔡奎如                 

編輯委員:孫美蓮、李頂瑜、陳德興、王士仁、高群超 

文字編輯:李佳融、許喻涵、黃爾儀

美編設計:劉子璇、郭姿伶、張芙綸

電話:07-591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