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無法言喻的感動,寫下最真誠的感受,表達最獨特的思考方式。透過文字,直達我們內心。化身成精明幹練的小小偵查員,和我們一窺所見的一切吧!

 

「紅嘴巴的VuVu」

葉芸安

vuvu  身為原住民的那些日子:
  看過這本書,隨筆手札那般貼切寫實。不禁令我之深墜入一種想像,那是另一層面的體驗及想法。假如我是原住民,置身於VuVu的年代,泛黃的背景。山川森林彷彿就在眼前,我閉上雙眼,讓自己真實的陷進書中那些生動及片段。當我再度張開眼睛,已是黥著面容,身穿繡花裝扮頭上墜著垂飾的,VuVu一般的原住民。打著赤腳踏在微濕的草地上,我正走在前往礦場的路上。愈是接近礦場愈能看見穿戴整齊的士官;直挺挺的身軀,嚴厲喝斥著那些彎曲著身子搬運的勞工。嘴裡唸唸有詞的說著我不懂的語言,不瞭解,卻依然能感受到汙辱嘲笑的意味。看著那些彎曲著身子的,朋友、親人,再眼睜睜看見文化的被剝奪,我的心裡竟真有那麼一股酸楚。就好像是我們擁有的這一大片自然,這幾百年的文化傳統,不敵越洋過海的他國。只因著地緣,只為那經濟,只怕其難以抵抗之船堅砲利。覺得難受了,依然深陷故事情節中,越發無助。

  多麼希望那時的我能,帶走些什麼,多麼盼望那裡的他們,能與我一同做一票大的,縱使是傷亡是失敗是再度被無情打壓,也至少希望能共同捍衛那簡單純樸。用我們的聲音走我們的步伐,用我們的語言唱自己的歌。我輕輕闔上眼,反覆咀嚼那些有苦不敢言,有想法卻苦無行動時機點的壓迫跟無助。最後睜開眼,看見腿上擱著的書,紅嘴巴的VuVu。

  或許對現在的我們而言,說與表達自己的看法並非難事,只要夠踴躍夠有想法就可以發聲進而吸引一大票支持你的人們。總是群聚而打死不退,這樣的堅持帶給主持的人一種成就及感受。然而VuVu的年代,VuVu的日子裡,似乎是連偷偷持有想法都成為一種奢侈。殖民者的打壓相對於文化的漸升漸起,原住民的聲音只能被掩埋起來,或許現實,但卻令人無能為力,因為山上資源過少,受過高等教育又殘忍不人道的外來殖民者更需無所度的剝削。除了無奈,更慶幸自己有機會能,感同身受。

 

「殺夫」

廖林慈

sj  《殺夫》,一看書名便使人震撼,本以為會是特別的推理小說,沒想到文中意涵實則出乎人意料之外。書中表達女性在父權體制中,其實有更多的壓迫,作者在小說中細微地探討每個人物的性格,尤其是女性,利用角色言語,把社會迂腐呈現出真實的一面。

  其實,我花了很長時間閱讀這本書,因為我十分同情林市的遭遇,她的一生成為父權制巨型語碼下舊時代婦女非人境遇的悲劇性寫照。當我看到陳江水對她施予性虐待的時候,因為文字太犀利太真實,往往需要一直大口深呼吸才能往下閱讀,因為太心疼無辜婦女的遭遇,其他的人物我實在都很難喜歡,陳江水,一個粗魯又大男人主義的屠夫;阿罔官,一個假好心的三姑六婆,林市正是在這可怕的封建社會中走上絕路。其實當我閱讀到林市將陳江水斬成肉塊,也許是把自己融入故事中的感覺,我竟然也感到痛快,這也正蘊含女性遭受物化反抗控訴,這是我們對男權秩序的顛覆和反擊。

  「然將謀害親夫之淫婦遊街示眾,有匡正社會風氣之效…希望婦輩能引以為戒,勿學洋人婦女要求婦女平權…」文中一開頭的報導,就有十足力量震撼讀者,報導透露的是文化中污濁不清的混沌。對林市供詞,當局認為於情於理皆不合,便擅自認定林市不守婦道在先,違背三從四德,與虛構「姦夫」共同背負莫須有之罪。陳江水在和林市結婚時說了一句話:「牽娘的手入繡廳,別人的言詞不可聽。」似乎也暗示林市缺乏主見,人云亦云,註定成為當代社會犧牲品。若將陳江水客觀分析,他其實就是太大男人主義的代表者。情慾、暴力、食慾這些人類原始本能在男權社會交織著,女性竟成為商品,供人任意買賣、洩慾、奴隸。阿罔官其實也在遭受長期封建社會下壓抑導致心理失衡,也許可同情,但她表面上適時幫助林市,私底下卻窺探她隱私散播的行為,正如現今媒體狗仔般,利用輿論毀了一個人,這樣一位將男性價值內化成自我價值的「變形女性」,最後也因為被拆穿偷情之事,走上自殺的悲劇。

  縱使現今社會,男女平等的觀念一直在提倡,但是無可否認,女性仍舊處於弱勢,這本小說以女性身份出發,探討女人在情愛、性、社會之間關係,強烈使人重視女性主義。很榮幸在科技進步的年代,我們女性也不會甘於區服在男權之下,我們在會有屬於我們的立足點,女兒當自強。

 


「麥田捕手」

梁嘉洪

MT  本書的主角霍爾頓,是一個不想長大、拒絕改變的人。他抗拒社會化。本書的背景是個混亂的時代─五零年代的美國,一個遠離戰亂,經濟起飛,人們只向錢看,價值觀混淆的時代。他無意讓自己成為自己眼中醜陋不堪的大人,那些,只看重外表的光鮮亮麗,而不在乎內在涵養的人們,例如:擁有名車,重視外在打扮,即使個人毫無內涵或私下行為偏差、怪異,仍會受人稱讚。

  霍爾頓如同時下的青少年一般,對於生活感到迷惑,他們正處於價值觀建立的時期,然而,外來的誘惑和事物不斷地干擾、混淆他們,在打破他們原本抱持著信念和想法後,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來告訴他們,到底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因為每個人的言行似乎都不一:宣稱皆教導出優秀、專門人才的學校裡充滿著小偷,而且不少人還擁有富裕的家境;原本默默的行善,竟成了高調的炫富,學校所教導的,良知社會所期許的,套在主角身邊的人物上,好像都變了調,格格不入。因此,大人們在指責、指導孩子的同時,應該先自我審視,先檢討自身的行為與所欲傳達的理念是否相違背,是否會導致孩子的困惑和無所適從。

  雖然說霍爾頓是個長不大的人,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將他視為過度早熟、過早看透成人社會的腐敗的孩子,在他的內心仍保有著純真、憐憫之心:他心疼妓女們,也許不知情的人們會羨慕她們的美麗和打扮,但沒人了解她們內心的煎熬或恐懼。所謂的「麥田捕手」,在霍爾頓的認知內是必須保護純真的兒童,保護他們,不讓他們掉下懸崖,掉入大人敗壞的世界。  

  《麥田捕手》以青少年的角度來看這世界,藉由此書,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青少年們所遇到的困難而能幫助他們;再者,也點出了社會存在但卻被忽視的問題:價值觀的錯亂,在工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下,希望人們能不失人原來的真心。

 

「麥田捕手」

陳姿佑

MT  初讀麥田捕手時,只覺得本書不過是一個青春期的男孩,於聖誕前夕被退學,又不願回家,而遊蕩於紐約三日間發生的事,充滿日記式的流水帳,儘管整本書的敘述方式十分流暢,但是無法抓到任何的重點。《麥田捕手》不同於其他典型的小說,故事中總有正派的主角和反派勢力相互纏鬥,然後於故事尾聲給讀者們一個或悲或喜的結局;沙林傑想寫的並不是如上述這種電影情節般的故事(主角本身就討厭「電影」),而是現實,貼近美國20世紀後半葉現實情況──美國時下青年,當時浮誇虛偽的人群(或許仍延續至今?)種種的一切,都被細緻清楚的描繪於文中,需要數次的閱讀才能從文中一一發掘出作者想闡述的意圖,例如:主角霍爾頓多次在見到裝模作樣的人們後,表達對他們的不屑與輕視,但作者也不忘偶爾安插某些情節於社會中真切樸實的小人物,於互動中,或主角內心的讚許表達出作者的認同,如:謙善的修女、作為配角仍盡責的鼓手、不氣傲凌人的車站寄物員,這些小人物和虛偽的酒吧店長兼鋼琴家、看不起窮人、巴結富人家長的前校長、和酒吧裡並非出於真誠演出聖誕劇的演員們,有著極大的對比;又或許是多次在文章中以「解釋物品不改變」暗示他期望「人的純真不改變」的心願,更可以此連結到霍爾頓以當一名麥田捕手為志願的夢想,即是為了保護孩子不墜入虛偽的成人深淵。藉由多次的閱讀歸納,我每次都會驚喜的一再找出一個個印證之前假設的論點,不斷讚嘆作者是如何做到的!竟然能將許多或大或小的暗示安插在不同的情節場景中,且前後流暢連貫,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新的發現,而且,書中探討的許多情況,其實依舊延續至今,和現今年輕人的觀點頗有相應之處,或許這也是它至今仍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吧!透過麥田捕手,不僅讓我得認識半世紀前美國現實生活,我認為,它更使我的分析、觀察、歸納連結的能力更加進步,閱讀本書實獲益良多。

 

「麥田捕手」

黃昱翔

MT  這本書在一推出之後便造成極大的轟動,大肆批評及大肆讚揚的聲浪相互並存。我覺得這本書是值得被讚揚的,雖然此書不已內容豐富取勝,而多為主角荷頓在離開學校後所接觸的一連串人、事、物,但對書中主角以第一人稱的手法描繪得極為傳神,從主角內心的想法、偏差的言行舉止到對這社會的不滿,都能從作者的文字中體認到,甚至有種書中的主角就猶如身邊的朋友一般親歷其境的感受。多數讚揚這本書的人認為這開創了一個新穎且自由的藝術風格,書中除了以第一人稱筆法書寫,讓人有「如聞其聲」之感,也出現許多不雅的字詞,讓人更貼近主角的內心思維,如此一來這也是造成批評與讚揚並存的原因之一。

  書中主角荷頓曾說,「我的職責是在那裡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便會捉住他,不讓他摔下去。我要做一名麥田捕手,我真正喜歡的是這個。」在這社會中,必定存在著像荷頓一般的青少年,對現實充滿著不滿及怨恨,他們為了逃避這個社會而誤入歧途,但他們的內心在染上這種種惡習以前仍是純真樸實,他們也曾以他們的方式向這社會訴諸不滿,但這社會卻未曾真正了解這群人的想法,更別說想要解決,若想避免這種情形惡化,我們必須主動了解他們的想法,並且能藉由情感的力量感化他們。就如同書中主角的妹妹菲比,在主角荷頓陷入迷惘的時候,展現出她純真的一面,感動了荷頓,尤其在遊樂園那段,荷頓看到旋轉木馬上的妹妹是多麼地樂不可支,當時的他竟被這景象所觸動,這也證明了荷頓的內心仍然保有那份童貞,只是被這現實的社會所蒙蔽著。

  書中曾提及,「不成熟的人,願意為某種原則英勇地死去;成熟的人,願意為了某種原則卑賤地活著。」這句話是教授告誡荷頓的建言,這段話讓我想起了現今社會上的許多年輕人,常常因為「義氣」使然而任意地踐踏自己的生命,這是既不成熟也不值得的作法,能讓一段生命開出璀璨的煙花後燃燒殆盡才算是值得,即使受限於某種規範中,仍然堅持做自己,這段生命也才可貴。

  若我身邊有個像荷頓一樣的朋友,我會試著去了解造成他偏激的原因,通常這群人是較不被社會所接受的,雖然他們表面上做自己,但事實上,他們才是最自卑的一群人。我們所能做的是用我們最真誠的情感融化他們防備外界的武裝,克服不敢面對的恐懼及缺點,拿掉掩飾的面具,展現出最真實的自己,戴著面具的人無法體會別人內心的感受,也無法了解自己埋藏心中的渴望。無法了解自我心靈的人,是無法真正去了解、去愛其他人。

 

「異鄉人」

阮郁茹

L  母親對於卡謬而言,是一個奇妙的存在,她與母親之間的情感,愛對她的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童年時期所經歷的貧困與孤獨奠定了卡謬的思想基石。《異鄉人》這本書在二次大戰爆發之際道德荒蕪的時期。談論的一項主題也是縈繞在作者莫梭與他母親之間的互動。母親在書首便已去世,然而她與孩子之間微妙的關係卻貫穿整部書,甚至變相主宰了莫梭的命運。男主角彷彿如書裡描述一般,對於他自己的人生只是一個來自異地的過客,平淡而冷漠、客觀而現實地觀看人生大戲。就像我們讀者捧著《異鄉人》,超然的閱讀著別人的故事。

  如果我設身處地在一九四零年代的阿爾及利亞,戰火漫燃、人情虛偽、道德空白的時代,以新興人類的觀點視之,莫梭無非是扮演一個受害者的角色,縱然他本人的思想行為也是爭議連連,但是就預審推事以及檢察官所扮演的角色去探討,他們象徵的便是大時代中的道德價值,掩飾自己真正的情感,以華麗的糖衣包裹出來的高尚節操,社會大眾普遍信奉的真理。但是什麼是真的?什麼又是假的?什麼樣的價值才是真正可貴?什麼樣的行為又是愚昧而遭不齒?誰又是價值的仲裁者?我想卡謬是塑造莫梭這樣一個厭世的角色來諷刺當代的社會,飾演一個反抗的象徵來譏笑扭曲的道德。

  另外,雖然莫梭對於人生感到厭倦和無奈,但他卻對真實世界的景物有豐富的體悟,對於人生的每一個當下都懂得去享受,或試圖讓自己過得更舒服。貧困與疏離造就他以「自己」這個角色活著,而不是以「戴上面具的自己」扮演,他不需要因為別人的眼光束縛自己,莫梭唯一擁有的不過「真實」二字而已。但是世人卻拒絕真實,因為真實往往如利刃般,會刺痛所有的人。最後,上絞刑台前,男主角也恍然了人生的美好,領悟了痛苦,領悟了絕望,領悟了這世界的不公不義,也領會了希望的喜悅,至少他曾經經歷過。人生還是有它的意義存在。

 

 

「傾城之戀」

張依晴

ch  此書的作者-張愛玲,應是眾所皆知,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也讀過不多她的作品,而《傾城之戀》更是其著名的文章。雖然知道內容大綱,但以前並沒有詳讀此文,讓我有想對這文章深入探討的念頭,想了解為何它如此的具代表性?讓人一想到張愛玲就想到《傾城之戀》。藉由學校的讀書會,不僅讓我有了分析文章的機會,也了解他人對於同一篇文學作品的不同想法。

  張愛玲的作品往往直接且犀利,將自己的想法及性格深深的投射進文中,《傾城之戀》也不例外。文中女主角白流蘇與作者所處環境相似,都是失婚女子,且處於大家庭之中,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兩者相似,張愛玲似乎想用此篇作品寫出自己勇於追求的特性,宣讀女子的自我意識。但在寫到女人在這環境的悲哀時,也感於自己的經歷,她的感情觀明白的投射到白流蘇的特質上,像是毅然離婚,再來主動追求愛慕者,張愛玲勇於追求自己所想的人事物,不感到迷惘害怕。「娘年紀大了,說聲走,一撒手就走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看得出作者的直接且灑脫。但在名句「生死契約,與子成說,孰子之手,與子偕老」中,又能了解她是個堅持自我選擇,肯定且堅強的特質。

  張愛玲的作品裡,像《傾城之戀》有正面結局的少之又少。但男女主角如願結了婚,這真的算是圓滿的結局嗎?男女主角的感情其實一開始就像場賭注,她賭他愛她,而會攜手下去。然而在文中,戰爭以前,范柳原並沒有給予她想像中的承諾。但最後,白流蘇賭贏了,贏得自己想要的婚姻與愛情,然而這付出的代價卻比想像中多,就像書中:「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城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沒有戰爭,就沒有白流蘇的圓滿。白流蘇掙得自己想要的,卻感到莫名的惆悵,張愛玲讓這看似圓滿的結局中,流露出一絲悲哀。「當所有都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只剩這面牆,如果那時我們在這牆角下相遇,是不是會比現在付出更多的真心」,一句話道盡這段情的哀。

  以前讀文學作品,僅在詞語,修辭等上作分析,經由這次閱讀寫作,讓我更了解作者的情感及所傳達的思想,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看法,讓我與同學相互交流,彼此學習,心得或看法不分對錯,也讓我更勇於表達及認真思考,閱讀不僅能應用在中文,文學方面,且能培養自己專注及分析,賞析的能力,且了解如何在團隊裡分工及協調,雖然可能是以往沒試過的方向探討,一開始會摸不著頭緒,然而最後卻收獲滿溢。

 

「傾城之戀」

沈姿伶

ch  是什麼樣的緣分促使我翻開這本書的呢?記憶中,在國中時就聽說過這麼一本書-傾城之戀。當時,喜愛閱讀言情小說的我十分納悶,究竟是多麼轟轟烈烈的愛情,能用上「傾城」兩字,可惜被繁忙的課業沖淡了好奇,一直到大一中文讀書會在選擇書籍時,我毫不猶豫地推荐了這本書。

  早在高中國文課讀了節選自張愛玲的文章後,便對這位筆鋒銳利,思想前衛的女作家印象深刻,現在讀她的小說,便再次為她的文章顫抖。《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在自己經歷過種種不幸後,產生了戀子妒女的情節,毀了自己,也毀了一雙兒女的一生。這篇故事一直給我ㄧ種黑暗的,可怕的沉重感,我無法想像一位母親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來破壞兒女的幸福,又是以怎樣的心情存活在充滿算計和謊言的世界。《紅玫瑰與白玫瑰》這篇小說有一句經典名言:「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看到這句話給我的內心帶來不小的衝擊,這句話夾槍帶棍,暗諷著男人們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但人性又何嘗不是如此?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卻又在懊悔曾經的失去後,失去更多原有的。

  《傾城之戀》是這本小說最後一篇故事,也是唯一一個有美好結局的故事。「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著呢!」曾經,這句話使深陷苦戀中的我,手足無措。這句話太精闢了,猶如一把尖銳的利刃使我無所遁形。所幸,在我走出困境後看了這篇小說,得知這句話是在男女主角脫險後的對話,我莫名的似是得到了救贖,打從心底祝福這對情侶能夠幸福。至於故事背景-香港,是一個充滿西方味道的中國港口,女主角是傳統的中國女人,男主角從小在英國長大,而此時的中國處於西方的新思潮與古老東方思想的衝突,於是戰爭出現了,作者用整個香港的淪陷來成就這對璧人的幸福。而我也終於明白了,不同於「北方有佳人」那遺世而獨立的傾城容貌,《傾城之戀》,用真真正正牆傾楫摧的「傾城」來成就這段戀情。

  對我而言,張愛玲的文章非常犀利,甚至是尖銳的。極細膩地刻劃出人性,卻真實的令我恐懼,太過了,是怎樣的心理,才能如此栩栩如生地寫活了人性的黑暗面而不發瘋?彷彿其中的一顰一笑都充滿著算計。我害怕這樣的筆鋒,卻又止不住地崇敬,這是我無法達到的境界,我深深地佩服。整本小說,「戰爭」這個背景穿梭在每篇故事;整本小說,只有最後一篇《傾城之戀》有情人終成眷屬。也許,就如其中一篇故事的篇名「等」,張愛玲和大家也一樣,等的,便是風雨過後,那平靜的幸福。

 

「傾城之戀」

杭悅

ch  此次我們小組選擇閱讀的書目是張愛玲的中短篇小說集,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異類」,她說「出名要趁早」,於是20歲的她已經是紅極一時的女作家,她的文章既有女人的細心,但更多的是一種中年式的冷峻。在人格上,她是矛盾的,而後世對她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因此,我們想要通過閱讀她的小說,認識並解讀這些矛盾。

  初讀她的文章,只覺好像一個陌生婦女在與你話家常,絮絮叨叨講些小人物的悲與喜。從腐舊家庭中走出的白流蘇,小商人家庭出身的曹七巧,留洋歸來仕途順利的振保等等這些人,他們的人生彷彿大海裡的一個泡沫,微薄而蒼涼,可嘆而可恨。然而,讀得越深入,越感到一種陰鬱時時壓抑在心中。那些平庸軟弱的男主人公,時常被自己的欲望擊垮,光鮮的外表下充滿了自私的想法,貪圖享樂又畏怯承擔責任。女性則更加可悲,她們生活在男性的統治之下,早已失去自尊,卻不得不虛偽地進行掩飾。在時代的浪潮裡,愛變得軟弱,似乎只有人性的弱點長久地存在於人間。

  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追求物質的享樂,卻又充滿悲劇感;她心性高傲冷漠,卻又坦然承認拜金;她看似冷眼旁觀,卻又悲天憫人。我想,她本質比別人更渴望愛,然而家庭的不幸造成了她封閉自私的個性。在她的故事裡,即使是美好的結局,過程也充滿了無奈和妥協。《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將蚊香盤子踢到床底下,獨立在黑暗中微笑,看似是勝利者的姿態,但賭上自己的悲涼似乎更加濃重。張愛玲說「蒼涼是一種啟示」,也正因為是啟示,因而並未全部喪失希望。在她的刻薄與冷漠中,仍存有一絲溫暖,使得人生不會如此的無望。比如,《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最後,振保一覺醒來又決定做個好人。這倒並非洗心革命大徹大悟,但至少在荒唐中讓人升起一種感同身受的人生慨嘆。

  早熟的張愛玲用最通俗的語言寫最通俗的故事,但這種俗氣卻因過於透徹反而變得高雅。通過這次閱讀,我們看到了張愛玲對那個時代的批判與思考,也讓我們在人性的矛盾之中思考著自己的選擇。

 

「最藍的眼睛」

楊大可

BE  《最藍的眼睛》,故事以摩里森的家鄉為背景,敘述十一歲的黑人女孩琵可拉祈求自己的眼睛變藍,以便看起來像金髮碧眼的孩子一樣漂亮,討人喜愛。她以為這樣的改變可使人生從此不同,父親不再酗酒;母親不再蔑視家人;哥哥不再離家出走,其他人不再欺侮她。然而,發生在她身上的一件駭人事件,讓全鎮的金盞花不見,也使她走向毀滅。書裡深刻描繪出孩童心中存在的懼怕與孤獨,更藉由以她個人眼光來判定自我價值的極端例子,披露黑人被種族主義的殘害,批判盲目的追求主流價值觀至自我迷失,帶給讀者們十分震撼。

其實琵可拉的角色反應許多觀點:
1.父母親歪曲的看法對孩童們影響甚遠。

  琵可拉扭曲的審美觀乃來自社會,其中最影響她的是她母親,寶琳˙哺愛。她母親認為金髮碧眼才是美,從其工作和所看的電影可知。她年輕時看了白人的電影,就被灌輸了白人的金髮碧眼才是美這點,並在其言行中毫無遮掩。她喜愛幫傭家的白人小女孩洗頭甚過自家女兒,而忽略自身女兒的照顧。這也是造成琵可拉創傷越大,並無法看清自己,瞭解自身的美,使她自認為自己很醜。而她追求的一雙藍眼睛讓她以悲劇收場。

2.以白人為中心的白人和其價值觀

  當琵可拉前往亞寇保斯基的雜貨店購買糖果時,這位白人店主對這無知女孩的對應,就知白人對有色種族的漠視和歧視。她正定神色勉強自己與小女孩四目交接。這更使琵可拉出了商店後,心中莫名得冒出羞恥感。而這種突來的感覺也反映她在前往路上見到蒲公英的審美觀上,「他們真醜,是雜草」,打破她本身的觀念,使她否定自身的美。

  而這種扭曲的價值觀自然是在種族上的問題,主要是種族歧視。我本身覺得有兩方的來源,一方是黑人內部,另一方則是白人的身為自我中心的觀念。我認為黑人在接受新觀念時,白人的觀念就慢慢地潛移默化他們,最後就得到白才是美,黑是醜。而受到這種觀念的黑人,當他們的下一代出生後,這種執念也會被灌輸進去。這也是琵可拉最後面對的慘痛悲劇。

 

「最藍的眼睛

黎碧琪

BE  藍色,是時而清澈,時而渾濁;時而平和,時而憂鬱的。但對主角琵可拉來說,卻是最美的。她的一生只為追求藍色的眼睛,希望自己擁有藍色的眼睛後,能擁有別人的讚美,學校裡老師的重視,同學的友好態度及家人的寵愛。她對自己的皮膚感到自卑,甚至把別人對她的厭惡及辱罵全然歸咎自己的醜,希望自己也能像白人女孩般有著金髮碧眼,得到萬千寵愛。而這強烈的慾望,帶來的卻是無盡的失望及夭折在母體中的胎兒。

  事實上,琵可拉真的醜陋嗎?我不認同。那為什麼她那麼如此的朝思暮想的想要擁有一雙藍色的眼睛呢?或許醜陋的不是她自身,而是她的家庭、她生長的環境時代以及當代的審美觀。

  琵可拉的父親韭理因為對生活的絕望及對白人社會的憎恨而變得醜陋,他到處找碴以發洩自己的不憤,藉由性愛把自己的憤怒解放,最後甚至把自己的親生女兒玷汙,犯下不倫之罪。琵可拉的母親,哺愛太太,是一位狂熱的白人迷,她認為白人的女孩是甜美的,受大家喜愛的。其瘋狂程度甚至令她非常熱衷於她的幫傭家庭,她愛那白人家庭裏的女孩甚於自己的親生女兒,她為白人家庭幫她改的名字感到自豪。琵可拉的哥哥三米因為對白人社會的不滿而想要逃離自己的生活,對琵可拉沒甚麼兄妹的感情關係。而琵可拉自身因為外在因素的影響及自身的不滿而想藉由得到一些肯定來令自己能夠受尊重,而這肯定便是她想要的白人女孩的藍眼睛。

  相較之下,琵可拉的密友克洛蒂亞,同是生於黑人家庭,命運卻全然相反。克洛蒂亞的父母對她很關愛,也會保護她,令她不受別人的欺凌,也令她為自己身為美籍黑人而感到自豪。她對白人的不滿能從她把母親在生日時送她的碧眼金髮的洋娃娃支解看出。克洛蒂亞與琵可拉,同是美籍黑人,命運及思想截然相反。可見,在當代,價值觀是何等重要。假如琵可拉的家庭也能像克洛蒂亞的家庭一般思想正面,以自己的膚色為傲,不因為別人的冷嘲熱諷而蔑視自己,或許琵可拉會活得比原來要美麗及出色。

  就是因為價值觀的不同,兩個家庭宛如天堂與地獄,令琵可拉一步一步的將自己帶上毀滅的道路。或許,沒有白人社會的審美觀,琵可拉一家的價值觀便不會崩壞,琵可拉也能為自己的膚色及沒有藍眼睛得自己而感到自豪了吧?價值觀雖然不能完全的改變社會上的歧視,但如果我們自身的價值觀正常,我們便能活得比自己想像得更美更有意義。

 

「羅生門」

余秀珂

BD  羅生門這個故事有些詭異,作者只是客觀描述劇情,丟下一句「誰也不知道長工的下場」讓讀者自行想像。這個故事背景是在一個天災內亂頻繁的時代,被解雇的長工於正義與作賊中掙扎,給人的感覺像是在探討刻苦環境下的人性考驗。但現實中,多少人即使於高貴地位享至上權力,依然以非正義之手段攫取資源,人性的貪婪並不是只有在艱困環境下才能顯現,自私與欲望是不擇環境而是自我控制。

  故事中長工為了生存不被餓死而作賊,我是認同他的想法的,但對於他所採取的行動嗤之以鼻。一定還有別的做法,為何要強勢欺壓一名手無寸鐵的老太婆?「人為了生存可以不擇手段嗎?」我想這是作者想讓讀者探討的問題,但衣食溫飽的人們有些也是不擇手段地無法抑制自我醜陋的貪心,那些貪官汙吏是為了追求什麼?有些事情若自己不實際存在於那樣的環境中是無法判斷的。那麼,自己能做的事,應先學為控制自我的私心與貪婪吧。

  竹藪中,又是一個撲朔迷離的故事。一件單純的事件,可以因為不同人的角度而有不同的解釋方式,而構成了各執一詞的局面。作者在故事留下線索,欲表達「那裡有軟弱,那裡就有謊言」之宗旨,讓讀者浸淫、探索、思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答。故事中每個人都在說謊:強盜為了減輕罪責、展現自己的大俠風範;被玷汙的武士之妻為保全自我貞潔;死去的武士為掩飾自我的貪婪及軟弱無能。每個人藉由謊言而使自我行為合理化,好讓別人接受,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接受。

  有些謊言一說出口就覆水難收,不可思議的是自己也會漸漸相信自己的謊言,這是非常可怕的。又,故事裡各執一詞的人物們正試圖混淆讀者的判斷能力,拼命使讀者相信他們的謊言。現實中有太多類似如此的事件,新聞每天皆在不客觀地報導事件,所以我認為培養個人獨立思考、客觀判斷的能力非常重要,也要消除先入為主的既定觀念,因為那常常是做判斷時最大的干擾。一個我很喜歡的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過:「沒必要將他人的話囫圇吞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自己去判斷吧,這才是最重要的。」沒錯,這才是最重要的別讓自己陷入自己所設的桎梏裡,試著去懷疑,再做判斷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