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一場美食饗宴,任憑持筷之手一屈一伸,入口盡是作者烹調後的盤盤佳餚,字句皆是最好的食材,不會腐敗的永存在讀者伸手可得的地方。無分貴賤,價值取決於讀者所需,人人都是食客,是鑑賞家,如何享用,人人都有自個兒的一套準則。書本能提供的營養無限,口味見仁見智,即便不合胃口,卻也能從中得到一些養分,過程中,或許自己也能喜歡上不同的風格,進而嘗試在不同領域中做出變化,好讓這些佳餚成為自己生命中難忘的滋味。

《天橋上的魔術師》閱讀心得創作 - 邱辰昀

  提及這本書,我總以為是某部西方翻譯文學,但事實卻不是如此,故事的背景發生在舊時代台北的「中華商場」,那是個人人都還相當刻苦且艱辛的年代,大人都在忙著賺錢、求生,只有孩子們有時間,在商場附近的天橋,興致盎然地看著魔術師的魔法,我也像那些孩子們一樣,陶醉在作者所描繪的魔術裡,或許就像前序所說,「這本書真的有魔法」。

  魔術師在我的定義裡,就是會變一些蒙騙觀眾小花招,來讓人感到驚奇,說「蒙騙」兩字似乎太過嚴厲,應該說,魔術讓我們的眼睛看見的,與事實不一致,簡單來說,「眼前所見不一定是真實」,而這也是我看過這本書後,內心最為深刻的體悟。某篇章曾經描述過「我想把蝴蝶抓來做標本,花了好久的時間,才知道蝴蝶的標本不是蝴蝶」,第一次看,毫無頭緒,但經由故事的演進,我開始有概念去思考,為什麼作者會這麼寫道。有生命的蝴蝶是那麼的美麗且生機盎然,然而蝴蝶的標本,從外表看起來,美麗依然,但失去了生機的它,反而帶給我一種恐懼和死亡,彷彿害怕自己死了以後,也會像這樣赤裸裸地供人欣賞。

  「眼睛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那我們又該如何分辨事實的真偽?「我們心所創造出來的那些才是真的」,唯有以心體會、觀察、探索,才能夠真正看見「真相」,也因為用心參透,才能使記憶永恆,「有時候你一輩子記住的事,不是眼睛所看到的事」。

  我也曾思考過,在這麼多的小篇章裡,為什麼作者選擇「天橋上的魔術師」當作這本書的名字,除了每篇文章與魔術師脫不了關係外,我覺得還有另一層涵義,在故事裡頭,魔術師出現,都是為了讓孩子了解某樣道理,或許人的命運就像中華商場上,一座又一座互相交會的天橋,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在天橋上會遇到什麼人?或是那座天橋會往哪裡去?但你一定會遇到人生的課題,也會從中領悟生命答案,就如同書中所描述的魔術師。

  反觀真實人生,就如同魔術那般虛虛實實,特別是現在的新聞記者,總是誇大說辭,或報導社會險惡之事,總是經由賣弄文字的技巧,就如同魔術師所變的魔術,不論過程如何的反應變化,只要觀眾拍手叫好就萬事得宜,因此讓事實被隱藏,讀者的雙眼被蒙蔽,說他們是「媒體的魔術師」,一點也不為過。但這位魔術師卻沒有天橋上的那位來的和藹可親,它不會給你任何提示,也不會贈與你任何禮物,只會想盡辦法的欺騙你的雙眼及認知,「眼睛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用在此處,再恰當不過了,也因此判斷是非對錯,在現在社會更顯重要,先去觀察、發現、體悟,最後在下定論也不會太遲。

《蒼蠅王》閱讀心得創作 - 吳懿真

  《蒼蠅王》這本書,起初讀的時候還很疑惑書中內容與「蒼蠅王」有何關係?第一次讀畢的時候,心中其實沒有太多想法,只是單純地覺得這是一本描述小孩鬥爭的故事。然而為了召開讀書會而回想書中內容,才慢慢察覺出作者情節安排背後所隱含的意味。

  故事背景描述一群英國幼童,因為戰爭的關係,使得乘坐的飛機墜毀在一座無人島上。主角名叫拉爾夫,他聽取另外一個小孩―─豬仔的建議,利用海螺召集島上所有孩子,並且有條理地召開會議、分配工作,守護作為求救信號的煙,在島上建構一個小型的社會。然而另外一個小孩―─杰克,個性較為嗜血,認為打獵比得救還重要,屢次與拉爾夫產生衝突,最後以打獵及玩樂為號召,建立一個威權統治的野人部落,並且對拉爾夫下達追殺令。最後英國軍官發現他們,故事戛然而止。

  首先,可以明顯看出,拉爾夫和杰克兩者的區別,以及其他書中角色代表的意義。拉爾夫代表的是民主與善良。他利用海螺召集孩童一起開會,規定拿到海螺的人才可以發言。身為領導人,他分配工作,安排人輪流看守火堆的煙,為的就是讓大家能夠及早獲救,另一方面也能照顧眾人的生活基本起居。

  豬仔代表的是成熟的心智和成人的規範。他的口頭禪是:「我姑姑說……」、「大人們會……做」。豬仔有著成年人的理性思維,一開始也是他建議拉爾夫用海螺召集大家,在其他小孩失控,破壞秩序時,豬仔會生氣地出來指責。對他來說,大人們是值得效仿的,可以解決很多事情。海螺代表秩序和理性,只有拿到海螺的小孩擁有發言權,而在故事中,當海螺碎裂時,也意味著島上秩序的崩塌及事情的失控。

  西蒙代表的是靈性。他能夠體悟事情的端倪,並且以旁觀者的角度思考一切事務,不隨眾人起舞。書中只有他發現所謂的怪物,只不過是每個人藏在心中的恐懼,然而他還來不及告訴大家這個真相,就慘遭眾人誤以為是怪物而殺死了。

  杰克代表的是獸性及惡。他有著征服者的慾望,崇尚武力,不理會拉爾夫民主式的帶領,希望以權威使眾人服膺於他。杰克以獵殺山豬為己命,最後建立一個野人部落,將臉上塗滿顏料,以遮掩原本的面貌,表示拋開所有羞恥心及道德。故事前期杰克便不斷欺侮豬仔,最後不僅殺死了他,還唆使野人部落們一起追殺拉爾夫。

  豬頭,也就是蒼蠅王,則代表人們心中的惡魔。大家都對著島上的怪物充滿恐懼,然而怪物實際上並不存在,所謂的怪物其實住在大家心中。書中孩子們瘋狂的跳著野人的舞蹈,並且喊著「殺死他、割喉嚨、放了血」的口號,希望能夠擊敗怪物,但這一切瘋狂的行徑卻殺死了西蒙。

  讀完這本書,深深覺得書中的一些背景設定很有意思。為什麼是一群「英國」小孩為主角,而非其他國家的小孩呢?這或許是因為英國人常予人一種紳士、有禮貌的既定印象,用英國小孩當作主角,更能突顯人類在失去禮教的束縛後失控的樣子,給人一種「連最紳士的英國人,也會發生這種情況,何況是其他人呢」的衝擊感。不知道作者在設定國籍時,是否有著這一方面的刻意安排?

  此外,為什麼是一群小孩遇難,而非以成人為設定進行故事?這可能是因為,大人們已經接受過世俗的教導還有道德的規範,會隱藏心中的惡,用理性控制獸性。以佛洛伊德精神理論來說,他們已經從「本我」進化成「自我」的階段,若是換成大人們掉在無人島上,可能就不會有接下來的劇情發生,也就無法清楚地呈現出對比。

  另外,掉在無人島上的這個設定,也許這是一種諷刺。當外面的世界正烽火連天的發生戰爭,無人島就像一個世外桃源,這裡沒有任何的戰爭,然而孩子們卻不知珍惜,竟互相對立,將島上變成一個人間煉獄,在島上自相殘殺,使不少人在島上失去生命。這顯然意在諷刺孩子們因為心中的獸性,而將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摧毀成充滿殺戮與野蠻的地方。

  最後,作者在書中使用大量對比的手法,突顯拉爾夫和杰克之間的差異,他們是兩個對立面,說明失去道德及文明教化的人類,天生的獸性其實非常可怕。在這點上,作者的觀點其實跟中國的荀子頗為神似,都認為「人性向惡」。這本書主要透過一群受過良好教養的英國孩童在無人島上墮落成野人的過程,闡明人類的劣根性及獸性,有點警示的意味在裏頭,無疑使人開始思考,若是故事情節上演在真實世界中,我們是否能有一番與故事不同的作為?還是就真的會照著故事情節那樣,不斷墮落下去?衡諸古今中外歷史上的顛沛動亂,與現今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事件,我不禁有些沉默了。

  我喜歡《蒼蠅王》帶給我的思考,讓我有和以往不一樣的想法,從想當然爾的人類觀點中跳脫出來,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待人類的心理作為,從而更加愛惜人性中的良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