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無法言喻的感動,寫下最真誠的感受,表達最獨特的思考方式。透過文字,直達我們內心。化身成精明幹練的小小偵查員,和我們一窺所見的一切吧!

 

我讀「哀悼日記」

汪澤伃

一、作者簡介
http://1.bp.blogspot.com/_eZUNc8zh0eM/TByEYw7HLJI/AAAAAAAAADk/uqmhhypkuJ4/s320/b8405490f8fa91b4a877a410.jpg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法國文學批評家、文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和符號學家。其許多著作對於後現代主義思想發展有很大影響,其影響包括結構主義、符號學、存在主義、馬克斯主義與後結構主義。
  Roland Barthes的母親翁怡葉‧班傑(Henriette Binger)生於1893年。二十歲嫁給路易‧巴特,二十二歲為人母,一年後丈夫死在戰場。從此守寡,去世時,年八十四。
  Roland Barthes是個非常有才華的法國作家,在母親過世的同一年,1977年,他被選為法蘭西學院文學與符號學主席。對他而言,母親的逝去是個沉重的打擊。母親過世後三年,1980年2月25日,當他從密特朗主辦的一場宴會離開返家時,於巴黎的街道上被小貨車撞倒在地,送醫後,他抗劇治療、失去求生醫治。一個月後傷重不治,逝世於3月26日,享年64歲

 

二、大綱

  「雪,巴黎大雪紛飛,很異常。想到她,一陣心酸,她再也看不到雪了。如此雪景,更與何人說?」 
  1977年10月25日,Barthes母親逝世的翌日起,Barthes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的喪傷──隨手誌於紙片上,化做日記。
面對母親的離去,讓Barthes開始去思索自己的死亡,也重新思考遺忘、勇氣、時間、寫作等許多生命中會遇見的疑問。他照常上課,繼續完成自己的寫作計畫、旅行,依舊與朋友談笑,嘗試著不讓人察覺他的悲慟。但唯有在日記裡,他才能卸下了偽裝堅強的外衣。他不再是個理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語言學家和哲學家,而是回到了「家常」(與母親家人談話的時刻),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張照片都能讓他淚水潰堤。
  似乎總是在憂鬱著,有時候他會看見了鮮豔的顏色而想到母親的圍巾。像是模仿似的,要出門的時候,他也會圍上顏色鮮豔的圍巾。在巴黎的街頭,紀念逝去的母親。想到母親的離去,他總是感到喪不去的沮喪與痛苦,和朋友談話總是會掩去自己的悲傷;母親的逝世,好像也帶走了唯一會在乎他、關心他的人。

 

三、心得

  「開始」
  很偶然的在圖書館翻到了這本書,翻開書的第一刻時覺得-這又是本詩集。肯定不會引起我的興趣。當我興趣缺缺的想要放下這本書時,在胡亂翻書時翻到的某一頁映入了我的眼簾。

  「我不想孤獨但我需要孤獨-1978.1.22」

  文青(文藝青年)味十足,本該是我嗤之以鼻的對像。卻莫名的扣住了我的心弦。這使我從書架上拿下這本詩集,一頁一頁仔細的閱讀。

  死去的人永遠的死了,活著的人還是得好好活著

  母親的逝去,使的Roland Barthes像隻受傷失去親人的野獸,總是在孤獨的哀鳴著。一字一句都表現著深深的悲痛。但他筆下的文字不是只有書寫失去母親的悲傷,也有很多關於生命的思考;母親的離去,也讓他開始面對生命中最深刻的議題-死亡。有一種說法是,那些已經死去、離開世界的人們,有時候反而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永遠不會知道、也不會明白,剩下的還活在世界上的人們,是要承受多大的痛苦,承受巨大的痛苦-親人的離去。我在Roland Barthes的文字裡,看到很多活著的人難語言喻的痛。他常寫到「沒有她的日子,多麼漫長」「今天夜裡,第一次,我夢見她了。她躺著,全無病容,還是穿著她那件大賣場買的粉紅睡衣」「午睡,夢境,完全是她的笑容」
  並不是只是描述摯愛之人死去後的痛苦之情,這些文字更有很多活著的人才能體會的悲傷和無奈。死去的人不會去緬懷過去的回憶,但活著的人會;死去的人不會在乎悲痛與否,但活著的人在其中而無法自拔。

  「在對我自己的死亡想像中(每個人都有這種想像),除了對早逝的恐懼,還要加上怕對她造成的不可承受之痛」
  Roland Barthes在巨大的打擊下,對生命不在眷戀。但他有時候猶豫-迎接死亡的後果是甚麼?他能夠擁抱死亡嗎?
  「……她的死並沒有完全把我打垮,這表示我拚命要活著,不顧一切,也就是說對我自己的死亡的恐懼仍在,沒有一丁點改變」
  Roland Barthes告訴自己應該要繼續活著,延續母親給他的人生。但寫下這句話的心情又令人心酸….活著的人也許得好好活著,但又是帶著痛苦的活著。

  沮喪和孤獨

  「我抗拒世界,它對我的要求,它的要求讓我痛苦不堪。世界加劇我的憂傷,我的枯竭,我的惶恐,我的焦躁……世界讓我沮喪-1978.5.18」

  引起我的共鳴,令我格外著迷的,是Roland Barthes對沮喪和孤獨的定義。明知道自己應該好好振作,好好活著繼續自己的人生。但又是多麼的困難。
  「人不會遺忘,但一種遲鈍感漸漸襲入」
  「所有人都對我『非常友善』-我卻覺得孤單」
  這兩種感覺在生活中,靜靜的潛伏著,等著你鬆懈的時候,像隻埋伏以久的野獸,衝上來咬你一口。有時候是被咬住了要害、有時候是像螞蟻慢慢的啃食,既疼痛卻又甩不開的疼。我覺得上大學越會這樣,可能是離開了做在教室的生活。就算是同系的同學,每個人的選修每個人大學生活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常常看著人們來來去去,自己總是格外的孤單。
  「我的世界:晦暗昏沉。這裏任何東西都引不起迴響-任何東西都不結成晶」
  「一部分的我在絕望中守候;而就在同時,另一個我,在心裡忙著整理那些最無謂的小事,我覺得這是一種病」
  特別是一個人在深夜待在宿舍的時候,周遭安靜無聲,有時隔壁寢室發出來的喧嘩更是襯脫房裡的寂靜與孤獨。這時候心情格外不好,常常會莫名的沮喪。這時候我都會提醒自己,現在正在作怪的是無聊的孤獨先生(朋友說這是孤獨症)。有時想擺脫孤獨卻又渴望孤獨,孤獨症患者。

  選這本日記當做期末報告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我的文青因子在作祟….但更多是因為我和Roland Barthes透過了這本在30多年前寫下的日記,把我的孤獨症症狀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我們的對話,我們之間形諸於語言的極少,且不及微言大義:的確如此,都絕不乏味、絕不愚蠢-不說錯話…..」


「父後七日」讀後有感

林嘉儀

一、作者簡介

  劉梓潔
  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開卷週報記者。


二、大綱

  內容大致講述作者父親死後七日內的種種事跡,家人如何為亡者打造一座死後的天堂,因而產生的種種儀式與規定。
  在書中描寫了許多喪葬禮俗,幾乎是每個人必經歷的一段人生過程。只是有人淺嘗即忘,有人深深烙印在心頭,作者則是以文字來紀念她的父親。死亡這件事可以輕如鴻毛,當然也可以重如泰山。作者當然把父親的死看成一件極為悲傷、且重大的事件,但本文最令許多人印象深刻的是面對如此沉重的事件,作者卻以帶有那麼一點戲謔與嘲諷的氛圍敘述,戲謔的是民俗喪葬的荒謬與制約,嘲諷的是生人止步的光怪陸離死亡界。但昇華的是她對父親永恆的思念。
  喪葬在台灣不只是一種喪禮儀式,在民間已演變成相當重要民俗文化。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些高度都市化的城市的喪葬殯儀即使簡化,但仍為人們所重視。不僅於此,喪葬於台灣的生命教育課程中,也為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書中提及許多傳統的喪禮儀式,例如:招魂、更衣、燒腳尾錢、守夜、發喪、 乞水、迎棺、入殮、出喪與護靈等,喪葬儀式看似是為亡者送上人生的最後一程,但更深沉的意義是讓喪親者表達真正的情感,並感受其他親友給予的支持。透過一道道煩瑣儀式的安排,從切身的承受痛苦、忍受悲傷,而後才能到超離悲痛、恢復生機 。
  文中並無正面講述喪葬儀式的內容如何舉行,而是從作者的內心想法及家人的對話間描寫了一道道儀式的進行,文中我們可看到台灣的鄉下地方(作者家鄉位於彰化)仍保留了許多傳統的喪葬習俗,如:留一口氣、招魂、更衣、腳尾錢、守靈、發喪、改服、指板、迎棺、乞水、入殮、做功德、探青、出殯與護靈等。從繁複的儀式中,能深刻的感受到傳統習俗對於死者的重視。也可看出時代的演進改變了部分喪禮習俗,像是救護車可以隨著信仰的不同,播放適當的宗教音樂,送往生者最後一程,以及冰櫃的出現,簡化了入殮時繁雜的隨葬物,方便了往生者的家屬,也使往生者的遺體能夠完好的保存。


三、心得

  曾經參加了一場演講,主題是從〈父後七日〉看台灣的喪葬習俗,演講者先撥放了電影《父後七日》的重要片段,雖然只欣賞了電影的某些部分,但從那些片段中就可以看出許多台灣傳統的喪葬習俗,看完影片後,演講者再詳細的跟我們講解一些習俗的進行方式及意義,聽完演講,發現其實有許多習俗的意義其實人們也不是確切明瞭,例如:孝女白琴,對於這找人來假哭的習俗,也有人提出異議。我認為台灣傳統繁瑣的喪葬禮俗,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對往生者,而是讓往生者家屬的感情能有所寄託,也是讓往生者家屬能有種對往生者的彌補的機會,而不至於抱著對於往生者的虧欠而無法釋懷。

  閱讀文章時,腦中時常閃過外公過世時的畫面,像是剛到外公家時,家人都到了靈堂後去看了外公,而我卻莫名得不敢向前走去,又或者外婆在翻到外公的東西時哭到無法自己,甚至在外公過世許久後,無意間打開了外公的影片,大家雖然沒有說甚麼,但可以看到大家眼角默默跑出的淚光,或許就如同書中常提及的,親人過世這件事,有時可以輕如鴻毛,有時卻又重如泰山。

  文中最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作者的一句「欸,忘了跟你們說,我爸掛了。」彷彿想輕描淡寫地告訴自己與讀者,父親的死亡是一件平凡無奇的事,輕薄地幾乎感受不到這件事的存在。「是的,我經常忘記」,但隨即而來的是作者在父後某日,在飛機上看到空服員推著免稅菸酒走過,一個想買黃長壽給父親的念頭閃過,這一個念頭,讓作者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閱讀到這裡,彷彿能清晰的體會到作者的情緒。對於親人的過世,人們在喪禮過後回到自己的生活,依舊跟著社會匆忙的步調,依舊汲汲營營的努心工作,彷彿將親人過世的事時拋諸於腦後,這時,這件事就如羽毛般輕盈,但又有那麼些時刻,只要一想起,便是沉重的令人喘不過氣,這沉重可能是思念,可能是虧欠。

  書後的篇章,主要是在描寫作者回憶父前即父後所發生的事蹟,其中最終要的事是作者對自己的剖析與觀察,但後面的篇章沒有最前面的部分吸引我,或許是因為前面的部分都是我們生活中所經歷過的事,也描繪出了我們所熟悉的台灣的傳統民間風情吧。

  很喜歡作者以詼諧諷刺的氛圍呈現,讓看來沉重的主題讀起來卻很輕鬆,而且內容很能與生活中的經歷相互呼應,雖然以詼諧的方式描寫,但卻沒有吞噬了喪痛的本質,反而更突顯了動人的思親情懷。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