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十六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航行經過台灣,盛讚此地是「福爾摩沙」,意謂「美麗的島嶼」。的確,翠綠巍峨的高山,蜿蜒湍急的河川,雕塑出台灣各式各樣令人驚嘆的鬼斧神工。但我認為,台灣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人文層面」。

  前一陣子網路上瘋狂流傳一篇大陸作家寫的文章─「讓孩子到台灣旅遊」。文中提出了各種值得到台灣一遊的原因,而當中當然也包括大多數外國人覺得台灣最獨特的特質─「人情味」。因為自己本身並沒有出過國,並不清楚外國人和台灣人對於「人情味」定義的差別。但有趣的是,只要是出國歸來的台灣人,亦或是來台灣的外國人,一到機場就都說「聞的到台灣的味道」。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身邊的外國朋友全部都說出類似的話時,你也不得不相信他們說的不是機場販賣食物的味道,而是「正港的台灣味」,也就是你我口中的「人情味」。

  但是,當外國的朋友盛讚台灣濃厚獨特的人情味時,身為台灣人的我們,看見了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的什麼?是實質的自然美景、產業發展,還是精神層面的文化成果、人民的熱情與正義?儘管這些特點無限美好,但我想並無法掩蓋住台灣較為醜陋的一面。電影便是呈現這樣事實最直接的方法。「海角七號」講述男主角對音樂的堅持,背景的愛情故事也淒美得另人感動,但同時也揭露了政府對於居民與土地的不重視。「陣頭」呈現出了各個陣頭表演時鑼鼓震天的熱血場景,卻也暗示著傳統產業的沒落。「看見台灣」將台灣的美景以空拍的方式盡收眼底,但也以最直接的方法,最有說服力的畫面告訴大家,台灣已不是大家原本所想的台灣。

  曾幾何時,我們要擔心吃下肚的食物是否安全?發生地震時,核電廠會不會爆炸?而反應民情,擁有監督政府能力的新聞媒體,彷彿淪為替政府效命的僕人,無法誠實地給予觀眾最客觀公正的消息,報導內容也趨於膚淺、低級,無法和社會要事接軌。當香港人捍衛媒體言論自由而發起聯署活動時,台灣人卻用可笑、無意義的報導內容,糟蹋的這份名為「自由」的珍寶。當然,在這汙濁的社會中,依舊有一股清流,努力替台灣灌溉,導正已然走樣的概念,但是,這條路卻是辛苦、漫長,並且是孤獨的。

  身為一個學生,以自己單薄的能力或許不能成就什麼大事,造成什麼影響。我看見的台灣,充滿熱情與正義,但卻好像在一個汙濁的漩渦中打轉。只希望台灣人民能夠保持著令人讚的人情味,以及事事關心的態度,將我們生活所在的土地變成一片樂土,而不是現在充滿怨聲載道的灰色世界。願不久後將 來,能看見脫胎換骨,令人傾心的台灣。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