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閱讀心得創作

陳孟婷

壹、內容梗概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一書中所寫皆是切‧格瓦拉在旅途中所見所聞。各地風情、民族性情與風光明媚的景色都成為他筆下的素材。切‧格瓦拉接觸到和自己家鄉十分迴異的情景:被壓迫的夫妻、貧窮的礦工、不被當人看的痲瘋病病人。種種情境都使他震驚萬分,也讓他原本深藏於心中的反動思想漸漸萌芽,將他帶往革命的行列。歷史是切‧格瓦拉的人生舞台,他為後世留下的反動精神,仍影響著這個世紀的人們。這本書詳述了這位民族英雄的心境變化,也記述著一個世代的更迭,透過「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我們可以更加貼近一段歷史脈絡的核心。

貳、見解評述

  我們可以透過切‧格瓦拉在日記中的記述了解他的個性。身為一位阿根廷人,切‧格瓦拉也帶著南美洲人特有的民族性:樂觀、開朗、嚮往自由,以即興為主要行動模式。例如書中切‧格瓦拉為這段南美洲之旅的緣由做了一個解釋:

這是我們旅程的由來;它的源起並未超出我們那時候一貫的做事原則:即興。

  透過切‧格瓦拉對旅途中各個景色的介紹,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感情豐富卻又善於含蓄表達的人。他不會長篇大論地用各種形容詞來描寫景色,而是用最簡短又能讓人理解的文字將眼前的一切融入書中。然而,這些簡白的文字卻同時能讓讀者深入感受到他在另一種層面上所想表達的涵義,例如:

今天是我們出遠門以來第一次走未鋪柏油的路,他們很歡迎我們,但我們應該提高警覺:一天內翻了九次車……絲毫沒有減低我們對未來的憧憬。

  從文中可以想像切‧格瓦拉與朋友阿爾貝托騎在一條泥濘遍布的小路上,一天內翻了九次車仍無法將他們逼退,也可謂是有骨氣又熱血的青年。但從切‧格瓦拉之後所參與的革命行動來看,我們也可以了解一位率領革命的年輕人擁有著什麼樣的特質,使他能開創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另外,切‧格瓦拉也常常提到「海洋」,他能從海洋茫無涯涘的開闊中領悟一番人生啟示:

對我而言,大海是一個胸腹之交:它會傾聽我訴說的一切,而不會洩漏一字一句;在我有需要時,它也會向我提出忠告。

  關於大海的忠告,在切‧格瓦拉打算為了女友齊秦那留下來的時候,他是這麼描述大海的:

這時,我聽到了大海的最後一次警告。它粗嘎而渾厚的節奏,擊打著我內心的堡壘,幾乎要擊垮我內在的寧靜了。

  「海洋」在一般觀念中通常代表著包容、無涯、無情等等,而切‧格瓦拉所說的海洋則是一位心靈導師,一位總是適時伸出手將迷惘的自己導回正途的胸腹之交。

  旅程中,切‧格瓦拉也漸漸展露他被四周環境所影響的心思。離開了阿根廷,他見到的是極度貧窮,沒有良好衛生與醫療設施的場景。以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人來說,這些景象是令他震驚的,他聽著別人的想法,也思考著自己對貧窮、殖民、獨裁、資本主義的看法。比起他即興而為的性格,在思考關於這片土地的問題時,卻是用帶著較為客觀又審慎的方式觀察、體會。讓切‧格瓦拉內心開始產生轉變的契機,可用下列幾句文句代表。

  切‧格瓦拉在巴圭達諾小鎮遇到一對共產黨夫妻,因共產黨的身分而被打壓,夫妻倆在寒冷的沙漠中受凍,並向切‧格瓦拉借毛毯:

快要凍僵的這對夫妻,在這個沙漠的夜裡蜷縮成一團,可以看做是這世界上無產階級的最佳代表……那一晚的寒冷,是我記憶中所僅見的,但那一晚也讓我覺得,我和他們這個陌生的族類接近了一點。

  在丘吉卡瑪塔鎮上的礦場,工人賣命的工作,大多數的錢財卻被資本家所賺取,為了求生存的一方恨惡著那一心追求財富的另一方:

會不會有一天,有些礦工會歡天喜地的拾起鋤頭,帶著微笑去毒害自己的肺部───他們說:在那個使世界暈眩的紅色風暴那裡,事情是這樣的。他們是這樣說的。我不知道。

  切‧格瓦拉見到了一群礦工的無奈,但面對關於紅色風暴的評論,他沒有表達意見,只說:我不知道。不妄下結論,凡事謹慎觀察,進而反思,切‧格瓦拉也將讀者的思緒帶入問題的探討中。

  最後一個較為重要的場景,是切‧格瓦拉造訪痲瘋病院後,在寫給父親的信中寫道:

他們覺得受用的是,我們並未穿罩衫或戴手套,而是像對待正常人一樣與他們握手……但這樣做對這些可憐的人有莫大的心理助益,他們通常被當作畜生對待,如今我們視他們如常人,而危險性其實非常低。

  這些痲瘋病院的基礎設施都非常糟,對待病人的方式如畜生一般,把他們關在一起,等死。切‧格瓦拉平等的對待他們,讓病人們感動萬分。對切‧格瓦拉來講,看見醫療的缺乏時,也讓他明白貧窮的威力。

  從以上三段文字能使我們看出切‧格瓦拉在心態上的細微改變。而這本書的後記中,切‧格瓦拉特別提到了一個頗有意思的人物,這個人對革命有一番見解:

人民需要被教育,可是他們在當家之前不可能得到教育,要在當家之後才可能。

革命是一件不涉個人的事;革命會奪走這些人的性命,甚至奉這些人為典範或為工具,用以馴化繼起的年輕世代。

你和我一樣有用,不過你不會知道,對於那個將來以你作為犧牲的社會來說,你的用處會有多大。

  以此人的觀點來看,人民勢必要以革命爭奪他們的權利。但參與其中的人確實會面臨到很現實的問題:我的犧牲不知會發揮多大的效果?甚至必須認識到,這代成功掀起革命的人物會被傳誦千古,用來馴化下一個世代,今日反抗威權的領袖,明日卻會變成下一代眼中的權力者。

  切‧格瓦拉對此人的論調也做出了回應:

就算他說了這些,但我現在曉得……我現在曉得,假如偉大精神領導把人類劃分為兩個敵對的陣營,我將歸屬於人民這邊。

  至此,切‧格瓦拉的決心已明確地展現出來,他可以預見到自己貨真價實地成為革命下的祭品,但他仍武裝起自己的肉身,準備應戰,只為承接普羅大眾所發出的勝利嚎叫。

參、閱讀心得

  切‧格瓦拉作為二十世紀反動代表,在歷史的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是一種出自於年輕世代的瘋狂與勇敢。不管當初出發的原因為何,切‧格瓦拉確實在旅途中找到自我的人生定位,也為當代人開創了一條全新的路。革命者的命運無關個人的偉大抱負,敢對當權者提出質問的人都應該認識到,「革命」是後世代人對昨日種種的結論,無法取得勝利的人是社會安定的敵人;取得勝利的人會名留千古,他們或許以為自己是人民的代表,但他們不會了解,自己將會成為下一世代要推翻的威權。切‧格瓦拉是知道這個事實的,但他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人民,即使這代表他要拋棄自己的生命,甚至為了群體而放棄信念,所謂的「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在切‧格瓦拉身上得到了最透徹的實踐。

  在我們身處的二十一世紀,當權者和人民的衝突依然隨時可見,革命不是唯一能反映人民意見的管道,但在體制下的大眾中,又有多少人會花費自己的時間稍微關心一下社會上的衝突事件?切‧格瓦拉二十幾歲就踏上了瘋狂的摩托車之旅,跟我們一樣都還是大學生的時候,他就想著要為人民發聲,為社會開路。而現今的多數大學生卻只將自己的眼界局限於吃喝玩樂上,對社會的不公不義默不吭聲。與切‧格瓦拉相比起來,豈不是如井底之蛙一般見識淺薄?民主讓我們有展現自我意見的管道,不用擔起革命的責任,我們是幸運的。但不用革命不代表社會不需要改變,即將成為社會主要分子的大學生們都應該明白,改變社會的權利是握在我們的手上的。過度在乎自身而忽略行使此權利,於社會來講,此種人就如寄生蟲般只知啃食前人之老本,而不知為後世造福。這類人若是占了社會的大多數,豈非國之不幸!

  台灣不管在國際局勢或是內政運作上都有許多困難仍待繼起的後世解決。學生們從在學期間就應該訓練自己多聽多看多思考的能力,效法切‧格瓦拉深入體會我們所踏的這片土地的精神,並負擔起對社會、對人民的責任。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