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我們一起走出來的——淺談吉田修一《路》

陳禎嫻

  讀完本書,除可瞭解台灣在事前籌畫、事後建築高速鐵路的歷史,及日本相對應的事務處理外,還能夠從中思索人與人間的情愫糾葛究竟能有多繁雜、出乎意料。整體的寫實性相當高,以編年體形式帶領讀者穿梭將近十年日台緊密合作的歲月。本書很特別的是,四段故事如支線般分出,起初兜也兜不上,最後卻殊途同歸、匯聚於同一幹線上,結成了一段因高鐵而起的美麗機緣。如同火車會各站停靠,人跟人之間不也是彼此走走停停經歷過一些各自相異的事物,而共同組成這廣大星球內包羅萬象的成長體驗的嗎?

  我一直很喜歡看日本翻譯小說或任何沾染日本氣息的文學著作,也許這是因為我總能從中找到一絲日本人的溫柔婉約。日本是個守時守規矩的民族,平時說話客氣不會造成別人太大的麻煩,雖說這可能使彼此的隔閡不減反增,但融合了台灣熱情主動的文化氣息,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民族性格,整體反而取得一個濃淡合宜的平衡。

  國與國之間界限時常過於分明,世界那麼大,僅體驗一個狹隘視野的風景實在太可惜,也險些流於孤陋寡聞。本書場所設定僅含兩個國家便能造就出一個個獨立又相依、純粹又豐富的人生寫照,可見有走出世界是一件多麼彌足珍貴的事。在這裡可能有許多人擔心,文化背景帶來語言、觀念的懸殊將成為與人交往時跨不過去的一個難關。關於這點我想是甭太戒慎恐懼的,畢竟除卻這些人為的差異,世界只不過是來自同個本質的人類依比例分配住所,僅此而已。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句簡單的招呼,或甚至只要有一顆敏銳的心、一雙誠懇的眼、一對關懷的耳朵,世界是無往不利的。

  從中也可衍伸出關於「旅行」的議題。旅行幾乎伴隨著「玩樂」、「享受」等調劑身心之標籤,但除此之外,真的沒有其他更有深度的旅行走法了嗎?我想肯定是有的。在本書中在台日人多田春香、安西城等人便可略知一二。我想旅行的終極目標是能夠融入當地,純粹觀光欣賞駢肩雜遝的萬人空巷之景固然有其趣味,但在記憶中的烙印總覺得不太深刻。如在日台人吳仁豪透過參與阪神大地震的賑災活動,便深入尋得了一個絕無僅有的生命經驗。

  人跟人之間的緣分說淺實則很深。有研究曾指出只要藉由共同朋友的關係,連線六個人就能和世界上最不可能相遇的人有緣。所以說,彼此之間的距離、那條路雖然一直存在,但是如同路有始有終,我在這端你在那端,就永遠都有一條或隱形或顯明的絲線緊緊牽著彼此啊。

  此外,本書其中一個主角葉山勝一郎有一個特別的身分,他是所謂的「灣生」,也就是在二戰前在台灣生活、終戰後返回日本居住的人。灣生的議題值得關注,一個人能有兩種生長背景本身便得來不易,但也特別折騰,面對文化的斷層,如同原住民在面臨新文明的強勢入侵時,心中難分難捨的糾結不斷折磨著意志一樣,是一件極度痛不欲生的事。人都是會懷念的生物,走過的路無法輕易遺忘。

  受歷史課本的影響,從以前到現在一直以為早一輩的台人對於曾統治過自己的日人,應當是特別懷恨在心的。在呂燿宗(中野赳夫)這個角色上,充分展現了另一面心中感激、無法忘懷日人的風貌。時代是不斷地在更迭著,人如車流般彼此交會、最後慢慢遠離,令我想起一個滿印象深刻的物理實驗,將一塊磁鐵移離一固定不動的磁鐵,則該固定磁鐵靠近另一磁鐵的頂端反而會產生一試圖吸引它回來的磁力。固定的磁鐵在這裡不是很像台灣嗎?日本人走了,留下或許詫異扼腕、或許驚喜讚嘆的台灣人,不能說當中全是正面的懷念,但長久以來沾染的習慣便如同毒癮,抽走了毒,依賴的空虛是與日漸增的。

  不知從何開始,「日台同心」成為台灣人時常說在嘴邊的一句話。三一一事件熱情的瘋狂捐贈,至近期熊本的大地震,在體現出台人對日本不敢說最深但絕對不淺的關切,過往殖民勞碌奔波下的不諒解,到現今釣漁臺列嶼、沖之島國家主權領域界線的爭執,彷彿都在一夕之間不經意褪去了一層仇恨。這種氣氛是很微妙深奧的,與兩岸之間隨時都觸發導火線、劍拔弩張的敵對關係不同,和日本倒像是家人間難免會有的分分合合,我們平時互相補給照料對方,少數時候眾叛親離。

  在這層關係上,如何從中培養出客觀獨立的判斷能力,我想是對這個世代來說不容忽視的一個課題。我相信多數台灣人耳濡目染之下保有樂善好施、與人為善的性格是好的,但在思潮普及化之下,仍須切記要三思而後行。不能只是為了做而做,否則可能招致無法量力而為的窘境,反而會弄巧成拙、幫人反倒被幫,形成一不必要的惡性循環。不諱言兩邊畢竟是不同國境,基本的差異就根深蒂固了,如能先安頓好自己國家的事務,有餘力才傳播到其他地方,想必會是更理想的作法。

  台灣不大,如掉了一顆芝麻粒在世界地圖上,萬里長城也只踩髒了一步。即使如此,瘋狂的幅員卻也擁有同麻雀般五臟俱全、瘋狂的風俗內涵。這些年來,或許是平和時期已漸漸走入停滯期,人心也趨於安定,相對地也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起在自己生活之下的這塊島嶼。從古至今,不論是交通革新、教育革命、政治嬗遞、科技創新,有變亦有不變,種種積累的歷史遺跡形成一幅獨特的寶島風光。

  雖說這是一部由日作家所敘寫的作品,但仍能從中發現到並意識到不少台灣的風俗民情。除了對於南國風景過度渲染這點之外,都市、鄉村或是精品街、一般巷弄,各自存在的文化與價值觀,刻劃完整透徹,很難相信這非出於台人之手。一查之下,才發現作者自二十多年前開始便陸陸續續一年來台兩三次,近五十次的拜訪要嚐遍小巧玲瓏的台灣我想也綽綽有餘了。實在佩服吉田修一的寫作功力。

  吉田修一的筆觸令我深感震懾。本書如同專為台人提供在地化的優質服務,四處瀰漫著烈陽下海水的溫暖,那是南國生長最適宜的溫度,自然得和體溫一樣是再熟悉不過、如影隨形的。張美青未婚生子到最後不得不休學回台請家人一起幫忙照顧;池上繁之那曾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的憂鬱症;甚至從多田春香的精神出軌到安西城的肉體出軌,諸多議題看似荒謬、棘手,然而在本書中這些都是生命中易如反掌、九牛一毛的問題。抹上正向亮眼的色彩,這世界彷彿不再存有黑暗,人生都將有出路。

  此外,不得不讚賞本書的題材尤其新穎。一般來說,一項交通建設的發展歷程要與文學性的情感小說畫上等號,本身就是件極度詭譎的事。多數人避而不談,連我自己平日在寫小說、寫散文時,也從沒考慮過要描寫官方、政策過度濃厚的理性素材,向來歷史、情感作品分開來獨立創作時有所聞。晚來的台灣人,大多已經習慣一切「從有到有」的理所當然,而非「從無到有」,這也是本書之所以有一定當代價值的原因。

  說來慚愧,在此之前,對於台灣偉大建設之一的高速鐵路自己竟然沒有半點瞭解。「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耳邊響起連橫父親的喝斥不絕如縷。又回歸到自我土地文化認同的問題,所謂的文化認同,不應僅侷限在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文化時打從心底的驕傲,這些都只是表面的文化認同,我想真正的實質內涵應當是起始於,對自我文化的自發探究,而非嘴上說說內心卻一知半解。文化認同因此由內而外,自然成為了一個國家中具有堅不可摧的向心力的重要根基。

  一條道路彷彿趨近無限沒有盡頭,路茫茫如十八歲望見的未來一樣。但路是人走出來的,正因為如此,沿途上的一切才顯得更有紀念價值與非凡璀璨。期許有天人類都能體認到這一點,同心協力將地球縮成一個點——屬於我們的起點——一起探索更廣闊無邊際的宇宙,體會前人想都沒想過的美好,這就是我們拓展的貢獻。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