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猶如浩瀚無垠的大海,「閱讀」則是一葉扁舟,帶領我們跨越三大洋、五大洲探訪世界的奧秘、捕捉璀璨的美景。閱讀,是靈感的泉源,讓你不做井底之蛙、畫地自限。閱讀,亦是生活調味料,滋潤枯燥乏味時光。而創作,是刻劃閱讀的心境與感受、增進理解力孕育自己獨特的觀點。創作不僅記錄心靈的成長,更激勵志同道合的人。拾起身旁遺忘已久的書吧!平凡的舉動,不凡的人生。

《吶喊》閱讀心得創作 - 陳靜如

  在上學期的中文報告中,我們那一組便是報告魯迅《吶喊》這本書,藉著這次心得報告的機會,我又重新複習了一次這本小說,還有魯迅這位從以前開始就一直在國文課上陪伴著我們的作者。記得魯迅這個人物,在國文課本上的形象都是引領先潮、具批判性及革命性思想的一位人物,給人一種類似張愛玲的感覺,但兩者對世事冷的程度不同,熱的程度亦是有所差別。或許中國的男人都有股為國家效力的情操,所以儘管對於國家社會有所失望,儘管表達的方式不同,卻仍依舊憂國憂民,希望能貢獻己身之力,使國家邁向更好的未來。然而女人就不同了,對於世人的醜態,女人能夠獨善其身,甚至是冷澈的注視著這群人的醜態,使其成為時代的見證人,而非參與者。也因此,對於社會世事,我認為張愛玲是比魯迅更看破一切世俗的,那種超然造就其冷豔的姿態,而魯迅則仍以其熾熱的心去懷抱這群醜陋之人,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

  回歸正題,魯迅這位在事業上博得一席之地的人物,在感情路上卻有截然不同的表現。特別是他與元配朱安,以及其一生所愛的女人許廣平之間的感情糾葛。身為一個女人,會覺得朱安是個很值得同情的人,嫁來到了魯迅家中,卻與自己丈夫格格不入,甚至我認為魯迅是有點鄙視她這位依循傳統的女性的,從這個角度觀之,魯迅的確符合了渣男的構成要件。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段關係,或許魯迅亦是受害者,被傳統的家庭束縛,依著母親的意見娶了一位自己所不愛的女人,所以在遇見了自己永生的所愛,才能如此義無反顧的無視這位替自己照顧母親、照顧原生家庭的女人吧!我不曉得,但我若是那朱安,對於收留不得寵的魯迅母親,我亦會同朱安一般照顧她直至其晚年,然而一旦這段關係結束,我亦能瀟灑的放下這位不曾正眼看過我的丈夫,一個人的生活或許會比當人妻子的快活,我想。倘若我是被那位辜負另一個女人的男人深愛著,我想我會同許廣平般,獻上我真誠的愛,儘管我明白他的背後有一個女人正在哭泣,但若那人不是自己,天底下又會有哪個女人願意為此離開自己所愛的男人呢?

  講回魯迅的《吶喊》一書,吶喊一篇中總共有十四個小故事,分別是《狂人日記》、《藥》、《明天》、《阿Q正傳》、《孔乙己》、《一件小事》、《頭髮的故事》、《風波》、《故鄉》、《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其中最著名的為人所知的大概就是《狂人日記》、《阿Q正傳》以及出現在高中課本的《孔乙己》吧!

  《狂人日記》一文中以日記體的形式呈現,半年前的我看得不是很懂,現在的我重新看了一遍,仍然不是很懂其中的深意,看過賞析的我當然明白故事是在敘說一個發狂者看待其所身處的社會,所感受到的驚恐、害怕及自我懷疑,甚至發狂的其實是這個社會,而僅僅因為狂人不同於其他人,才被當成是發狂的人。但若要我說從文中的呈現方式,我只感到一陣陣的疑惑,或許這是因為狂人自己也充滿疑惑吧!又或許這不是因為涉世未深的我所能體會的情感,也說不定。

  至於《阿Q正傳》,主角阿Q是一位自尊心很重的人,然而其社會地位卻處於低層,時常會遇到不公不義之事,阿Q每次都會找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即所謂的「精神勝利法」。我個人是相當欣賞處於社會底層卻不屈就於現實的人的,甚至有期待阿Q能夠翻轉自己人生劣勢的想法,然而,阿Q最後卻是因為莫名其妙的理由,莫名其妙地結束其一生。我確實是認同,人要樂觀積極的向上,也認同不因自己所處環境而放棄自己理想跟尊嚴的作法,然而我不明白阿Q為何會以這麼荒誕的方式結束其一生,或許是他太過安慰自己,以至於無法看清現實,才會落入連生命都被人牽著走的命運吧!面對這樣的結局,我的心情就像之前其他組別所報告的《麥田捕手》一書中的主角,阿Q就像是那些脆弱單純的孩子,然而卻被冷冷地推下複雜的社會裡,並以不適合這個社會的理由而被淘汰出局,著實令人難過心痛。

  《孔乙己》主要是講述一個沒有考上功名的儒生,沒有求生技能,只能淪為酒館中被眾人譏笑的主角,最後為生活不得不去行竊,反遭打斷雙腿,更顯其淒涼之感。同是時代的知識分子,且由於我是就讀法律學系,更有那種考取功名的實際壓力感,若考上了法官,就代表人生的成功,倘若沒有,我們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孔乙己,只能說些迂迴而無實用的知識,自視甚高,卻除了讀書以外沒有任何一項求生技能。故事最後的猜語──孔乙己大概死了吧!著實寫入了我的心中,如果一個人的死活能夠被說得如此之輕,那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是重的呢?在哀嘆孔乙己與我命運的相似之處時,亦是警惕自己不要如同孔乙己一般,在考不上國考後,巴著法律人的尊嚴不放,而自認與常人不同。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生存比生活來的優先,得先活下去,才有那個基礎去追求生活的品質不是嗎?

  最後,同樣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還有《藥》這篇文章,故事主要有兩條劇情發展線,一條為老栓為患上疾病的小栓買了民間傳為有用的藥──人血饅頭,另一條則為人民打拼的革命家夏瑜被斬所引發的事情。當我看完這篇故事時,內心是覺得很諷刺的,一個為了人民打拼的人所流的血,卻被自己所欲守護的一群人爭相搶著要去沾饅頭來吃,何等的諷刺!又那些民智未開的民眾,聽信偏方,醮了死人血來治病,最後兩家人的母親,在彼此對面的墓場相遇,又更是諷刺至極!我若是那夏瑜,死也不會為了這群渴望著自己血的人而拋棄生命,更不會在即將被砍頭之時還惦記著這幫人民。我若是那老栓,或是那小栓,寧可上山去找華陀的轉生,也不會聽信這飲同族人血的偏方能治好病。但或許,在那個時代,壓根不是我所可以決定自己行為的世代吧。

  魯迅的文章總會在我心裡引起陣陣漣漪,那背後的一層層含意有時醜陋的讓人難以直視,有時卻又悽慘到近乎美麗的境界,儘管我並非懂得其背後所有的含意,但我想仍不失為一部好作品。

《人間失格》閱讀心得創作 - 張姿琪

  在閱讀這本書時,心中是很沉重的,就如同我在讀書會心得中所說,這本書,我大概短時間內不會碰第二次了。為什麼?因為他將人類心中的黑暗面刻畫的太真實了,真實到我覺得自己就好像書中的主角葉藏一般,從小時候的細膩觀察身邊人的一舉一動,到後來年長後染上了酗酒嫖賭的習性,最終住進精神病院。

  在閱讀的當下,我覺得自己並不是讀者,而像一名「犯罪者」,書中描寫的筆觸,就好像一隻手指著我並訴說著我的不是;就好像看到霸凌卻選擇靜默的旁觀者一般,冷血且無情。

  書中的主角葉藏,就好像我的分身,在生活中、社會上,我們難免容易會藉由自己對他人的第一印象去判斷別人的好壞,但藉由日積月累的相處與觀察之後,慢慢可以大致了解大多數人的想法與心思。藉由搞笑他人,來掩飾自己心中想得到的答案的真實面貌,去驗證事實是否如自己所預料的一般正確,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但令我十分納悶的是,到底作者是經歷了什麼,才會造就他無論何事都可以下意識地往負面思考的想法?連只是與家中成員單純地吃三餐,都可以聯想成好似與鬼魂們祈禱?主角藉由娛樂他人的行為來掩飾對人的恐懼,但又無法停止對於人的好奇,也因此,藉由娛樂他人來拉開看似親近卻也遙遠的距離。

  之前提到,閱讀這本書時,主角葉藏就如同我的分身一般,藉由作者細膩、寫實且血淋的筆觸下,將一張純潔的白紙上渲染了鮮豔的紅。我的現實生活經歷,同葉藏一樣,我們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要戴上假的面具去迎合、接受所有事物,但心中是否想法一致,應該可想而知。而我為什麼不想將這張假面具拆下,甚至在它多次即將損毀或脫落之時,會積極地去縫合、填補它?原因很簡單,當妳真正脫下面具的那一刻,多少人會接受妳真正的樣子?又有多少人會因為看見妳真正的樣子而感到恐懼呢?我想葉藏和我一樣,不是不願意,雖然我們都曾經試著慢慢地褪去我們虛假的外殼,但很不幸地失敗了,屢屢失敗後,我們才明白我們與這虛假的面貌早已經無法分離,就算曾想毫不留情地想將面具撕下去坦然面對其他人,但我想我們都清楚,我們真正畏懼的,不只是害怕被他人發現真面目後的異樣眼光,還有在心中那殘弱不堪的面貌下的慘痛記憶被公諸於世的悲哀與絕望。

《人間失格》閱讀心得創作 - 陳麗伃

  對於人間失格這個標題,我覺得不單單只是書中主角大庭葉藏的悲劇故事,而是藉由葉藏對身處環境的細膩觀察與心理活動來暗諷社會的頹靡、人性的醜惡。

「平時他們都將這些本性隱藏著,可是一旦找到機會,就會像草原上溫文爾雅的牛,忽然甩動自己的尾巴抽死肚皮上的牛虻。」由書中這句話可以體會到葉藏眼中的人們,在虛偽的外表下隱藏了喜愛爭鬥的本性,正是因為如此,葉藏才會不斷提到自己要如何去逗人類開心,但在這過程中也陷入了「萬一被揭穿」的恐懼。

他害怕著人類,同時也抱持著「世人為何物?是『人』這個字彙的複數形嗎?」的疑惑。若問我世人是什麼?世人顧名思義是指活在這世上的人們,通稱世人,的確是「人」的複數形。而「哪裡可以看到世人的實際樣貌呢?」身邊每個人的想法就代表了世人的一部份,當然,自己的想法也是。也就是當「大家」都這麼認為時,「世人」就是這麼想的。

在札記三之一裡,主角大庭葉藏漸漸地意識到世人的真實樣貌,也驚覺自己以往對這世界的害怕是多麼可笑的。飄浮在空氣中的細菌、便當盒裡剩下的米粒……,這些平常人聽聽就過去的統計,卻讓他惴惴不安,深覺若浪費了那一粒米便罪不可赦。但若無視,則那些駭人聽聞的統計便為「科學的幽靈」,貌似存在卻無法真正影響到我們。葉藏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得出的結論,卻是我們花不到一秒鐘來驚嘆,然後無視的日常,由此可看出他的思維是極其細膩、神經是極為敏感的。正是因為這樣的特質,使葉藏長期飽受精神折磨。

害怕「人類」對他發怒,因而賣力地扮演著小丑、討人類歡心,在我眼中,葉藏似乎未曾為自己而活。父親問他想要什麼禮物時,他一時間無法回答真正想要的東西,而困擾著他的竟是「要做出一個合理且能滿足他人的回答」!

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正向積極的鼓勵,反而在那平淡簡單的字裡行間中呈現出令人細思極恐的人性醜態,無論是葉藏眼中的「人類」亦或是他自身,都完整且毫無避諱地詮釋了這一切。

閱讀完這本書時,我有一股說不出的平靜,像是歷經了大量思考後虛無的安寧,我是第一次在閱讀的當下會不斷地闔起書本、反覆咀嚼剛才的片段情節,每隔一段時間便要重複一次,閱讀完後還會下意識想拿起書本──翻開哪一頁都好,想再次沉浸在波濤洶湧的思緒中,體會「人類」為何?生而為人的我,又是什麼樣的存在?

《最藍的眼睛》閱讀心得創作 - 張育綺

  看完這本書後,心中為不幸的琵可拉感到深深的憐惜及心疼。以「秋」開始了故事,預告著之後不幸的結局,心疼她這生不幸的遭遇,及對藍眼睛的病態渴望,她遭受了同儕的欺負、大人的鄙視及父母的不正常照顧,而導致最後的悲劇發生。

  有著渴望固然是好的,因為有了想去實踐的動力,催促著自己的成長,就像我們小時候都曾有過的幻想,希望長大後當模特兒、能很有錢或是想擁有超能力等等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為了達到目標,我們努力實行,反而促使我們成長,說不定終有達成夢想的一天。但琵可拉渴望的是代表美好的象徵──藍眼睛,為了希冀能逃脫眼前的不幸,她許下這個本就不可能實現的願望,感覺就像鴕鳥心態,將現實的不幸寄託在這渺茫的願望上,想去逃避它,卻發現根本無處可躲,「她的胸部、頸項、臉幾乎也全消失了。幾乎。唯有她那對繃得緊緊的眼睛被留下來。眼睛老是留下來。」為何眼睛老是留下來呢?因為眼睛是包攝萬物的,「眼睛是靈魂之窗」,從一個人的眼裡看得出她的內在,而我想如果去看看琵可拉的眼睛,應該是茫然、渴望及扭曲的吧!我覺得是因為她觀看事物的方式是錯誤的,她愛戀的是以白人為觀看主體的方式,所以她也認為白就是美,盲目地跟隨了白人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導致自己的想法被扭曲。其實,如果她真的用自己的黑眼睛看看世界,或許會一絲絲不同的改變,至少她的下場不會這麼的悲慘。

  一個白人霸權的社會侵蝕著黑人對自我的種族認同,琵可拉例子的極端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家庭,從父親韭理年輕時跟某個女孩在草地翻滾時被白人發現並強迫其繼續,這侮辱性的舉動使得韭理開始厭惡底下的那個女孩,很奇怪的,他厭惡的並不是那些羞辱他的白人,而是將厭惡轉移到身下那個女孩,這其中多少有一些扭曲的思想。而母親寶琳也盲目的崇尚白人,對雇主家的白人小女孩比待自己的親生女兒好上百倍,但其實琵可拉的父母親也不過是種族殖民主義下的受害者罷了!白人的主流價值觀不斷地流傳洗腦著意志薄弱的黑人,若是琵可拉之後有了小孩,是不是也會重蹈覆轍呢?我認為是有極大的可能的,畢竟家庭教育在小孩幼年時期特別重要,而這不正常的家庭價值將會一代接一代的循環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家庭的重要性之大,從琵可拉和克洛蒂亞的比較就可看出,家庭是每個人的重要他人,由於從小就受到其影響固然十分重要。而琵可拉不健全的家庭功能,使她在家中非但得不到愛與關懷,還受到嚴重的精神及肉體傷害;但相反的,克洛蒂亞的家庭則良好許多,從一開始感冒時媽媽半夜來幫她蓋被子,以及媽媽總是會叮嚀她們不要跑太遠去玩的描述來看,在家中她是受到妥善照顧和關心的。因此,收到白皮膚、藍眼睛的洋娃娃當禮物,她是厭惡的,甚至想摧毀它,到最後演變成虛假的愛。從此可看出她的價值觀念是清楚的,因為看到這個受到大家喜愛的洋娃娃,會讓她感受到自己的不同,也因此她很討厭它,因為一看到它就會想起自己的不一樣,彷彿自己是不受大家喜愛的那個。而當有同儕欺負琵可拉時,克洛蒂亞兩姊妹也總敢挺身而出,保護琵可拉,可見他們對自己是有自信的,對於非裔自我是認同的。

  在寫作手法上,作者常常採用隱喻的方式,有許多的動作言語及事物,看似平凡,但在其背後卻隱含著重大含義,就像在書末寫到:「這塊土地對有些種類的花不太友善。它不願孵育某些種籽,不願結出某些果實,而當土地任憑自己的意願殺戮時,我們默許,說受害者沒有活下去的權利。」這句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也是作者隱藏在書中沉痛的指控,一段種下種籽的敘述深刻隱含著黑人在白人社會中被忽視甚至放棄,他們將希望的種籽種下,試圖等待著翻身的一天,但土地卻不給他們絲毫回應,沉默的斬斷了希望,也讓黑人只能無可奈何地繼續卑微的生存,讓受害者成為犧牲的代表。「金盞花」的花朵黃澄澄的,是明媚美好的,如太陽一般耀眼,但如今卻整個社區都長不出來,代表黑人們渴望想面向陽光,開花結果,但現實卻不給他們機會,依然只能待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如此自憐自艾的活著。

  此外,在書中每個章節開始前,會有一段看似不相關的三句話,一開始無法理解只略略帶過,到看完整本書後才發現其中隱藏的深意及為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力感到驚嘆。原來這幾句話源自一個故事,故事裡敘述著美好的家庭生活,作者以此來對比凸顯出本書主角琵可拉的悲慘遭遇,而從一開始字句的排列是可以理解的,但到了最後字句的排列卻顛倒混亂,而字句的排列也象徵著琵可拉的精神狀況逐漸崩潰,到了最後她已呈現瘋癲狀態以致於字句也是錯亂的。在此可看出作者寫作的用心之處。

  我認為作者想透過書本傳達的,不只是想表達黑人遭受白人文化排擠之艱難處境,更想透過文章來呼籲白人正視這個嚴重的歧視問題,希望白人也能尊重各個人種的文化及背景,不要用著異樣眼光看待他們,同時黑人也要力保自己的價值觀正確,認同自我的文化及保有自我是很重要的,也應面對事實,對自己的身分感到驕傲,建立正面積極的態度。次文化雖然是少數人的文化,但也是需要被尊重、被愛護的,相信就算是現今強調平等的社會中,多多少少還是會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認為有色人種是低一階的吧!但這種印象是多年流傳下來的,老一輩的人早就根深蒂固,像我家人就有一些這樣的想法,但無論想法怎麼樣,只要在言行舉止上不冒犯,給予尊重和包容,我認為就都是良好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