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 ── 陳易辰


  我們現有的生活及環境來自於自身的一言一行,而主導著這一切的便是自己的想法。人和人之間相處難免發生摩擦,亦或是讚賞,亦或是認同,我們該有所取捨嗎?還是如同一粒子彈將自己的信念及想法貫穿現在和未來的生活使之深烙在他人腦海之中?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且作為個體我們擁有獨特的想法、概念、個性、能力,且有權能適當展現、表達,正是所謂的自由。當由個體們組成一個團體就產生了一些問題,最顯著的狀況就是想法上的異同。舉個例子:有一群人獵到一頭野獸,因資源及成本的考量下只能以一種烹調方式,可當正要決定如何調理時出現不同的意見,有人想吃清淡的水煮肉,對身體健康較有幫助,另一部分的人卻想吃烤肉,經過醃漬的食物刺激味覺及嗅覺,精神及肉體上的疲勞恢復速度較快。意見不合大家便吵了起來,性情暴躁點的隨手拿個工具就互相傷害、械鬥、流血紛爭,待情況緩和些後,意見相歧之人開始厭惡彼此,間隙、隔閡、冷漠、忽視接踵而至,團體逐漸分裂、散亂,結局很糟。上述所舉之例僅是想法、意見不合之分裂,但若是群體中的一兩人與剩餘的人意見相佐呢?也許會因人望、聲望造就的信任感說服所有人接受少數人的想法,可嚴重點的後果即是霸凌、歧視、排擠、受眾人唾棄,情況變得相當嚴峻。

  但我認為「我就是我」。自身的存在無關乎周遭的眼光,自身的一言一行全是自己的想法所主導,他人也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思想才能展現出贊同、反對、不表態等意見。你渴望融入群體並獲得關愛及照顧嗎?那我想除了與眾人協調、磨合外,最難的就是改變自己迎合他人吧!或許你會認為改變自我這份代價輕於融入群體所獲得的,那亦是一種選擇。若覺得自己的想法重於一切,那也不是問題,但要有「遠離人群」這份覺悟,因為人只接受自己所感受到的,若意見與自身不一,那就道不同不相為謀,更重要的是自己無權改變他人想法,快樂做自己亦是一種處世之道。

  種種的選擇沒有是非對錯,只不過是展現真實的自我罷了。人生不是是非題,是場抉擇的遊戲,探討完利弊糾葛後就是做決定的時刻,猶豫、斟酌、苦惱,總得有個結果,否則遊戲無法進行,自己也無法前進,所以我認為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是很重要的,唯有做自己,自己才知道要做什麼,達成目標與夢想,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