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規矩 ── 張郡純


  三綱五常,強調家庭倫理;忠信仁義,強調對國之忠與和人相處之道;禮義廉恥,強調做人之準則。過去社會許多君子遵守規矩,今日幾近遭人批判為老舊思想,然其並無重要性嗎?

  孟子曾言:「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又曾子亦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可見古者對於朋友之「信」的重視。人與人間之相處,莫過於信,或為信用,為信賴,為信心--朋友之密應守信,信賴選擇之友,和使人對己有信心。然而,反觀今時,朋友不僅可為利益相互出賣,對自己之夥伴處處猜忌,甚至對自身責任不願意去承擔等等事態不斷上演,此可謂道德淪喪原因其一。

  世代改變,許多傳統觀念逐漸被人忽視,其中「信」與「恥」更是嚴重,延伸之規矩也受之影響,遭人淡忘,實是痛心。

  然而,過去觀念又非應全被保存,受近代民主思潮影響,人們開始發覺權利是掌握在人手中,所謂禮義廉恥雖然重要,卻非至高無上之價值,美國《獨立宣言》開宗明義地指出:「人是生而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了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舉例而言,學校重視師生尊卑和長幼彼此地位,然如今卻有更多人認為年紀已非考量要素,而是以能否為師為長,以實力作為區分,其餘則是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綜上所述,傳統規矩如今可能有許多難以跟隨時代潮流,但不可否認其之所以能維繫許久,必有可取之處。現今種種犯罪,大多來自古時美德淪喪,若教育可以加強倫理教化,或許可以減低犯罪者,未來將如同《書經》所記載:「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刑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無刑,民協于中時,乃功懋哉。」使社會走向無刑法世界。至於部分遭淡忘,卻仍有其重要性者可與現代西方民主思想融合,比如舊時紀錄:「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又言:「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是謂四德。」重視女性之三從四德,其亦可將範圍拓展為兩性尊重,不僅妻應有禮,夫也需以禮待妻。

  保存古時美德、捨棄不符現代思想,以及融合古今,期待未來社會人人皆能存有倫理道德,又不忘保護己身權利。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