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 ── 何承真


  「逃避」,這個詞自古以來皆表現出負面的涵義,而說起逃避,人們也總引以為恥,罵其為「懦夫」、「膽小鬼」……等等,可逃避真的百害而無一利嗎?我認為,並不能以偏概全。

  逃與避,皆有躲藏的意味,當身處亂世,卻手無縛雞之力,面臨戰亂與燒殺搶掠的流寇,若不逃避,又能如何呢?引頸就戮?不說螻蟻尚且貪生,又何況是人呢!況如此更是死得毫無價值,輕如鴻毛,故此時逃避並不可恥。

  可當身為鎮守一方的將領呢?外亂入侵,可否容許他們逃避?一旦不戰而逃,他們身後平民百姓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不僅財產性命不保,無數婦女更會因此受辱,身為身肩如此重任的將領,卻逃避了,難道不可恥嗎?當然無恥至極。

  我認為逃避本身並無對錯,而對錯與否,應在於當時的時空背景與個人立場,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不就是一種暗示逃避並不可恥的話嗎?當面對超出自身能力太多太多的情況,或許必讓才是一個明確的抉擇,但若是因為逃避,而害了無數人為之付出代價甚至生命,那逃避便是再可恥不過的選擇,故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這其中有太多的因素需要考量,所以這不是一個可以以簡單的對錯與否來判斷之問題。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