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 劉天鴻


  自小所學的古聖先賢典範中,無一不是讚頌著面對困厄時應當坦然,甚至勇往直前、愈挫愈勇的精神,典籍中不乏例子。然而,逃避當真是可恥嗎?我想,這見解太過武斷。其實,逃避可以視作隱忍或是蟄伏,再者,逃避其根本亦是一種面對。

  「逃避」,就意思解釋應指逃開不願意或不敢接觸的事物、躲避不利於自己的環境狀態。觀古代先賢,湯系夏台,文王囚里,重耳奔翟,齊桓公出逃莒國,越王困居於會稽,然其皆卒霸王,由是觀之,面對環境的困厄,他們不怨天尤人,而是隱忍蟄伏;並不逞勇而是暫避其鋒芒。他們同樣是避開不利於自己的環境,但因為善忍且等待時機,終至大業成就。是故逃避非是可恥,暫避鋒芒而觀望機運,尚可言之明智。

  又言,所謂「逃避」究竟逃的是什麼又或者避什麼呢?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而隱居山林,欲為逃開官場世俗;屈原自盡汨羅江水是為對世事的絕望,然而可曾有人譏笑兩位先賢逃避可恥?前者的不屈與後者的傲骨傳為後世美談,世人讚賞菊的清貴雅香,哀悼一代忠臣未得善終,可曾有人因為他們的逃避發出責難?可見逃避非是可恥,不願同流合污而鬱鬱離開官場傳為佳話,是為文人風骨,逃避了什麼、面對了什麼,才應當為可恥否的評斷。

  是以,我對「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抱有疑慮,綜合上述可知,逃避係有用的,暫避鋒芒而等待時運是英雄所為;而逃避更不一定可恥,端看逃的是什麼,避的又是如何的狀態。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