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 涂啟宏


  若綜觀歷史、推敲生活,我們便可發現惡無所不在,藏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小惡如行人亂丟垃圾,中則聚眾滋事、違法亂紀,罪大惡極如發動戰爭,使的世間生靈塗炭、戰火燎原。惡充斥於社會之間,若要了解它,得先探討它的本質。

  惡其實是一種塑造,往往戰爭發生時,兩邊對立的陣營,便會開始將惡的大帽子扣在敵人頭上,好維持自己的正當性和正統。我們無法辨明孰善孰惡,只能從不同立場去闡述或判斷。很多時候,你指稱她是邪門,他控訴你是歪道。在繁複駁雜的口水戰中,惡是什麼?究竟誰是惡?答案早已混濁不清。朱棣高喊「清君側」, 實則帶兵造反;日軍謊稱有人在盧溝橋失蹤,只是覬覦中國的土地;鄭莊公控訴親弟謀反,但自己也居心叵測。惡,從人的口中說出,便會虛實難分。

  很多時候,我們會將惡的罪名加諸於他人,但我們忘了考慮,自身的最初出發點,究竟是由道德層面,還是利益層面?人總希望自己是正派的一方, 因為得到的支持可能較大;但人又往往忽略,真的善良是自我修養的昇華,而非以他人的過錯襯托自我的高尚。當我們想要指控對方的惡行時,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往惡靠近。

  惡不會消失,因為他是一種相對的概念,類似想法可在道家典籍中一覽無遺,道德經第十八章:「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巧妙闡述惡與善之間的相對性,善的存在源於惡的出現,此相對性也可延伸為多元立場的思辨。美國在日本丟原子彈,殺了很多人,看似為大惡;但若二戰不提早結束,豈不是有更多生命殞落?從這角度去探討,善惡之間沒那麼絕對。

  惡距離我們多遠?或許就埋藏在內心身處,依照相對的理論,我們心中任何一種善念,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皆是惡源。但我也不會徬徨恐懼,因為心中有惡往往意味著心中有善。而平常應如何克制心中之惡?儒家所提倡的慎獨,便是檢驗內心的一把尺。除此之外,因為善惡往往混雜而出,所以成熟的思考也是必備條件。我們心中皆有惡,但最重要的是,如何不讓內心的惡從心中跑出來,化為利刃傷害他人。我不可能消滅惡,但與之和諧共存。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