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 楊家齊


  惡,自古以來人們便認為是不好的,是善的對立面。人們會將自身定義為「善」,與之違逆者即為惡。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過是一種表面話罷了,這句話的真意應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些話語事實上是人類本質的私慾而已,只是人們會在大眾認可的價值觀上將自己的慾望隱藏到內心深處,再將學習到的「善」以無意識的方式表現出來,成為大家口中的「好人」;而壞人則是以最直接的方式放縱心中的慾望,其表現出來的就是「惡行」。

  每個人心中都有慾望,像是廣為流傳的七宗罪,以天主教的角度上來看它們便是無可饒恕的罪。貪婪?罪!色慾?罪!暴食?罪!嫉妒?罪!傲慢?罪!怠惰?罪!憤怒?罪!每一種都是罪,無一例外。但若以生物學的角度呢?貪婪?是對生存資源的渴望,是好的!色慾?是繁殖的基本與基因的傳承,是棒的!暴食?是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所做的最基礎的預備,是優秀的!嫉妒?是對更好追求來達成個體競爭使種族進步,是卓越的!傲慢?是展示自身的優越激發競爭力,是完美的!怠惰?是以減少生物活動來減少能量耗損,是無與倫比的!憤怒?則是以激動的情緒激發潛能,空前絕後的!不同的角度看事情總是有不同結論,無論何種結論都是平等的;但世界上總是會有多數派與少數派,每每聽見「少數服從多數」都讓人忍不住憤怒。因為他們人多,他們是主流,所以他們就是「善」嗎?被迫服從的少數派如果堅持己見,仍得不到大眾的理解,甚至會被定義為惡。人們總是選擇性地聽話,對於後半句的「多數尊重少數」總會當做不存在;而常常是少數派的我,有時就會被歸類在惡的部分。的確,有時我也會展露出不好的一面,像是懶散、貪吃與冷漠等等;但拋開這些我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好人,至少是在我所熟悉的圈子中的好人。人如果想要成為主流的「好人」,大概也只能透過向大眾學習吧!學習去隱藏,學習去改變,學習去讓自己符合社會的期待,讓真正的自己被親手埋葬在內心深處,最終埋沒在茫茫人海,成為其中一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這個年代,不知多少實況主和網紅,他們靠著自己的能力與人格特質,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圈子。在他們的圈子裡,他們就是絕對善,他們的粉絲便是最為虔誠的信徒,以他們為典範,膜拜著它們的一切,最終產出一個又一個他們價值觀中的「善人」。如果自己不想被埋沒、消失,也就只能像那些有名氣的人,創造屬於自己的圈子,把自己包在其中;也只有自己被包在其中,才能體會到相同價值觀的「善」,並期待未來會有人繼續加入吧!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