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 李思妤


  為人向善,累積的善果最後總會回饋於自身,而那種幫助他人的喜悅更是生活中的一帖良藥。然而,人與人之間依舊不時充斥著惡意、狡詐,甚至是最親密的親友都可能會傷害自己,這又是為甚麼?這種「惡」究竟從何而來?

  一個平凡人會行善舉,也會犯惡行,其主要原因我認為可以分為兩大類:「自我防衛」和「獲取利益」。而「自我防衛」尤其偏向心理上的保護機制,例如以霸凌人為樂的群體。由於自我認同不足,他們通常只能藉由傷害弱勢這種低等的手段,才能讓自己勉強站穩社會中的立足點。

  另一方面,「獲取利益」的意義則更為簡潔明瞭。政府官員貪污腐敗、為了一時方便亂丟垃圾,弄髒環境等等皆屬這一類。比起自我防衛導致的惡行容易在心理上被說服,獲取利益一類的惡行更容易遭到良心上的譴責,便是所謂的「罪惡感」。但是,若犯下的惡行接連不斷,一樁接著一樁,最終漸漸習慣了罪惡感,人們與惡的距離也將越來越近,開始視其為理所當然。

  那麼,又該怎麼擺脫惡呢?以我的看法,人的本性即自私自利。身為人,惡意是永遠擺脫不了的,但我們仍然可以遏止惡行。以我為例,我是個不看重利益,心理不安全感卻很高的人。因此再我涉入眾多個社交圈之後,人際關係往往是我犯下糟糕行為的源頭,我會懷疑朋友、家人,也曾不惜發表負面消息,只為緩解心中不斷增長的質疑和埋怨。到了現在,許是時間以及累積的經歷帶給我啟發與成長,我開始會在行事前思考後果。當理智與慾望或其他不好的念頭對話,才越來越明白這些原以為的淺淺惡念,也可能導致無可彌補的遺憾,而惡在心中的蔓延也將為之止步。

↻ Back